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第103章 走出南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走出南沙(1 / 3)

时空‘虫洞’像穿越一家设想的一样,每个周期开始以6分钟的模数减少,到1963年8月31日早上6点半,聚在时空‘虫洞’出现之处的穿越一家没有等到时空‘虫洞’的出现。

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得与失往往都是相互交错、同时存在、无法厘清的。时空‘虫洞’能给穿越一家带来及大的方便和利益,是上天的馈赠,但只要时空‘虫洞’存在,穿越一家就舍不得失去每一个可用的时空‘虫洞’周期,无形中其活动的时间空间都受到了及大的限制,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时空‘虫洞’何尝不是一条束缚穿越一家的锁链。

时空‘虫洞’自此消失了,没有了时空‘虫洞’的依靠,穿越一家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开始本时空的生活,必须尽可能快地融入到本时空的政治、经济体系中,而要做到这一点,穿越一家就必须走出南沙,面向全世界,所以时空‘虫洞’消失也促使穿越一家下定了走出南沙的决心。

虽然没有了时空‘虫洞’的帮助,但穿越一家的既定方针没有变,仍然以南洋立国、振兴华夏为己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穿越一家不仅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了盘点,还对本时空的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的进程进行了全部的总结和分析,最后经过多次的酝酿讨论和咨询夕阳红专家协会,穿越一家制定了明暗两条战线的发展策略。

暗线为政治线,由露面不多的林南洋、郑瑛夫妇和林长富、郑勇负责,以吴起岛为基地、以南洋华侨自强会为载体,秘密发展南洋华侨自强会会员,布局南洋,为南洋立国打下组织基础。

明线为经济线,由穿越一家的第三代负责,以南沙特别市为基地、以南洋兄弟集团为载体,利用穿越者的优势谋求高速发展、快速扩张,在为南洋华侨自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的同时,建立起穿越一家完善的、现代化的科技帝国、产业帝国,特别是在本时空的新兴和高速发展的学科、产业和技术领域,比如在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学、产方面都要力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在夕阳红专家的协助下,穿越一家对南洋兄弟集团调整了发展策略,南洋特别市作为南洋集团的研发基地和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三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变,但发展要更高调,要充分发挥夕阳红专家的学术和研发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公布科学技术上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获得世界的认同,从而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为达到这个目标,南洋兄弟集团与夕阳红专家和大陆委派专家为班底成立的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化工工程等研究中心将先期公布部分研究课题和成果,并向全世界公开招研究生和研究员。

同时,南洋大学正式筹备,所有筹备工作都由夕阳红专家协会负责,穿越一家负责探招生工作。经过酝酿,穿越一家在委托香港中华兄弟集团在香港和南洋招生的同时,通过电报与台湾政府取得联系,并得到了台湾的支持,台湾将提供500到1000名生源让南洋大学选择,对于第一期只准备招1000名学生的南洋大学来说已经足够了。

根据夕阳红专家的建议,南洋集团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和工程机械等产业应该立足欧美发展,如果资金困难,可以只建高组装厂,零部件都发包出去产,只要自己抓住了研发,整个汽车的生产链也就在南洋兄弟集团手中,利润也是最高的,这也就是一流企业做标准搞研发的道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控股发动机、变速箱生产企业还是很有必要的。

南沙特别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容不下更多的产业,所以只做研发和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和相关晶体管等半导体分立器件,发展方向是硅谷。所以至于黑白家电的生产基地暂时放在香港。

与台湾合作的化工则暂时与见效快的塑料、化纤为主功方向,同时利用从原时空得到的建筑塑料型材、纺织、制衣等设备在台湾建设塑料、化纤的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

发展策略一定下来,穿越一家的第三代工作侧重点就出来了,林晓就是即将成立的南沙特别市市长,负责南沙的管理和建设。

郑拂负责军事参谋部,其手下目前有24个飞行员,虽然已经明确只负责军事工作,不参与政治和经济工作,但航空产业涉及到未来新国家的国防实力,按大陆国防科工委主抓的习惯,暂时由郑拂领导的军事参谋部来负责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航空产业基地就归了郑拂的主管工作。

林清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老师刘建华和5个刘建华请来的夕阳红专家成立了生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一心赴在生物工程研究和制药产业上,林清也就成了医药产业基地的负责人。

郑风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负责人的不二人选,但由于有蒲小勃等8个夕阳红专家存在,郑风的工作压力并不大,大家当然不可能让他如此的清闲,所以南洋兄弟集团在香港、台湾的发展也强加给了他。

这对喜爱出风头、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