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第6章双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双赢(1 / 3)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公仆,还是为万恶资本家代言的资本主义官僚,对政绩的追求都是一样的执着。

听了戴斯德的电话汇报,港督柏立基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了观塘工业区,并在察看完南洋兄弟的家电产品,听完李平山的将军澳工业城规划后,立即同郑风展开了面对面的会谈。

会谈中,郑风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南洋兄弟集团拥有规划范围内土地的专有开发权;二是规划范围均为南洋兄弟集团的厂区,所以规划范围内的管理权归南洋兄弟集团,南洋兄弟集团将以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三是要五年免税、三年半税的优待。

香港的土地是批租制,公有土地批租一般是采取招标和竞标方式,由完全的市场行为来有确价。但对于不能在多层建筑中开展生产活动的土地密集型产业,如果与其他土地开发商在土地公开拍卖中彼此竞争,香港就很难吸引这类企业落户,所以为了促进重要工业的发展,这类企业用地港府一般通过‘完全市场价格批地’方式向其出租土地,而且地价是由政府与承租人双方协商的结果。

将军澳工业城规划范围内的工业都是影响香港未来发展的产业,其中规划范围内还有大量的大学、学校、艺术中心等公用建筑用地,港督柏立基以象征性价格批租土地完全是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所以让南洋兄弟集团得到规划范围内公有土地的专有开发权对港督柏立基来说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并不难办到。

柏立基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还提醒郑风要注意规划范围内的非公有土地的运作,并告诉郑风规划范围内的公用建筑可以单独批租,服务非常到位,大有人民公仆的味道。

存在问题的是规划范围内已承租的土地,但这个问题李显贵早就开始了行动,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把非公有土地的三分之一都买了过来,以后再以原时空拆迁安置方式来动作,通过异地安置、安排工作、经济补偿和断路、断水、骚扰的辅助手段,有金钱开道,又有南洋兄弟与香港黑白两道的联手,应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第一个问题很快就定了下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香港对治下的管理本来采取的就是放任式管理,而且将军澳所在的新九龙南区原本就是自治管理,所以企业的地盘企业自己管理没有问题,港督柏立基根本就不计较这些,只强调司法权力在港府,政府将向规划范围内派驻警察,就把第二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个条件牵涉到双方的直接利益,柏立基认为港府以南洋兄弟集团可以接受的价格批租土地,南洋兄弟集团已经得到了实惠,所以不应该再在税收上取得太多的优待。郑风则认为将军澳工业城的建设不仅是工厂的建设,还包含着应该政府承担的基础配套建设投入,所以要求政府减免税收用以基础建设是合理的,如果南洋兄弟集团到台湾去投资工业城项目肯定能得到类似的优待。

郑风的后半句话是赤裸裸的威胁,给了柏立基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柏立基确实看好南洋兄弟的项目,他预料南洋兄弟的这些新颖产品将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将极大地提升香港在全世界的形象和经济地位,而且郑风提出的投资巨大又是实打实的事,所以柏立基与戴斯德商讨后,最终做出了让步,承诺可以给予三年免税、三年半税的优待,郑风当即接受,于是双方握手言欢。

英国殖民期间,香港实行的其实是港督独裁统治,所以今天双方达成的意向基本就是最终的结果,所以送走柏立基、戴斯德后,郑风的心就放下了。

郑风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下午4点半,这么巨大的项目的整个谈判的时间才用了半个小时多一些,郑风不得不感叹独裁的效率。

这就定下来了!郑风摸摸头,很是疑惑,因为他知道原时空的大陆地方官员就是采用这个方法让招来的企业得到土地的,郑风疑惑的是这一招是谁跟谁学的。

不过再一想也了然,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本来就是一个怪胎,走的是港督独裁统治加市场经济,有一点官僚资本主义的味道。而原时空大陆邓公的特色社会主义走得有点像国家资本主义,到了地方政府,部分投机取巧的官僚为了政绩又不惜出让公利来获得企业主的投资,更有甚者则是直接官商勾结,各取所需,硬是把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念出了一点毛伟人定性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味来。这样原时空的个别地方政府就与目前的港英政府类似了,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而另一个当事人柏立基更为高兴,对于当前年GDP只有19。7亿美元,人均GDP只有557美元,政府财政收入还不足3亿美元的香港政府来说,每个好的工业项目都值得不惜代价去争取,更何况是一次性得到一个工业城的项目。

刚才柏立基听了将军澳工业城的介绍,又看到了帐篷里神奇产品的展示,他从中看到了香港在自己手中崛起的希望,感觉到自己事业的顶峰就要来临,一阵狂喜之后,他开始担心郑风提出让他为难的要求来,没有想到的是郑风几乎没有要求。

将军澳工业城规划的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