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第14章 一国二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一国二制(2 / 3)

利建设,看图纸非常在行,眼睛在图纸上一瞄就发现了问题,这个规划把新圳河以北、铁岗水库以西、永福镇以南都作了规划,规划区域比拟审批区域增加了近二分之一的面积。

郑风一边在图纸的西北部比划,一边解释道:“主席要求我们投资汽车产业,原规划范围安置不下,所以我们就把铁岗水库以西的区域也规划了进来,那里西临珠江口,临海岸线可以建码头,物流方便,很适合搞重工。搞汽车和机械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所以我们就在重工区规划了一个大型钢铁厂。但汽车和机械产业又不足于消化钢铁厂出产的全部钢铁,为了就地消化钢铁厂的钢铁产能,我们又在珠江口建规划了一个大型的造船厂,这样一个布局合理的重工业区就形成了,到时候铁矿、煤炭等原料通过码头进入重工区,出来的就是一艘艘万吨轮、一辆辆汽车、工程机械和机床、机电产品……”

“这里我们规划的是金融商贸区,金融商贸区是整个特区的核心区,相当于蛇口特区的大脑和心脏……”说完了重工区,郑风又指着前海湾和蛇口的东部区域解释了一番,然后再指着蛇口半岛道:“蛇口半岛的西部和西南部将建设一个能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大型深水港,临近港口的区域则是临港出口加工区,这里的不仅会生产湿巾、一次性打火机等小产品,还会建设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文具等劳动密集型工厂和电子通信、黑白家电、小家电等国际领先的特色工厂……”

听了郑风的介绍,陶铸非常振奋,但还没有完全迷失自我,很快意识到投资是一个大问题,于是道:“南洋兄弟在香港投资也不少,还能有这么大的资金投资蛇口吗?”

郑风道:“建设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出口加工特区,光靠南洋兄弟一家投资不能说做不到,我们完全可以滚动发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这样建设周期肯定会很长,所以我们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商引资,来一个借鸡生蛋!”

“招商引资是请商人来蛇口投资的意思吧?西方目前对我们采取了封锁、孤立政策,他们的商人恐怕不会来投资吧?”陶铸沉吟道。

郑风道:“西方封锁、孤立我们,我们就应该想法打破这个封锁!而不是把国门关起来!目前祖国大陆政府肯定对全面开放、打开国门存在顾虑,那么我们就打开一扇窗户试一试,再根据试验的情况来决定怎么做。这也就是我们要建设蛇口出口加工特区的原因,蛇口出口加工特区就是祖国大陆的一扇窗户,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建设蛇口出口加工特区的实践为祖国大陆趟出一条多快好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来……”

自与苏联闹翻后,大陆高层就一直有非常大的危机感,于是把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布置在三线,也就是原时空所说的三线建设、三线厂,所以作为前线的广东基本上得不到国家的投资项目,陶铸在任期间只能自力更生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中小型工业。

听完郑风的介绍,一个个落在规划图上的大投入、大产出的工业项目就入了陶铸的眼,进了陶铸的心,让经过战争风雨,见过大场面的陶铸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强压着才不至于失态。

陶铸在图上趴了很长时间,情绪才稳定了下来,他已经暗暗决定全力促成蛇口出口加工特区项目,所以问道:“你们南洋兄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郑风回答道:“蛇口特区由南洋兄弟集团独立投资和管理,祖国不干涉特区的具体管理,特区功能定位为‘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三大功能,特区实现封闭管理,实行‘境内关内’运作方式,区域内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另外,区内区外一国两制,就是说,特区是祖国的领土,但与区外实现两种不同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区外实行计划经济,区内实行市场经济政策。”

郑风省事,直接把原时空保税区的相关政策、功能特点和运作模式照搬到蛇口特区,郑风就是想把蛇口特区建设成一个大的保税区,能否实现就只等毛伟人的批示了。

“详细的策划方案我们都写在《蛇口特区详细性总体规划》里,陶书记可以回去慢慢看,不用作记录。”见陶铸认真记录,郑风很有善地提醒了一下,然后继续道:“还有就是需要人力。上次你们给南洋兄弟集团的4个工兵营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蛇口特区的先期建设需要20个600人的工兵营。当然,大陆不可能有那么多富余的工兵,所以给我工兵营的骨干架子就成,人员可以现招,训练三个月就可以。”

说到这里,郑风想到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由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农业在大跃进后完全停滞,粮食总产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需要,政府无法给城市青年人在安排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工作,大陆政府便把无业城镇劳动力下放到农村去安家落户视为解决失业的办法,这也就形成了著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是五十年代倡导,1968年12月,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一出,把上山下乡运动推向了巅峰,1968年当年在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