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球航空集团进行了拆分剥离出了一个子公司——环球航空公司。
环球航空公司只继承集团的航空业务而利润较高的酒店、餐饮业务继续留在集团内部。
拆分后的环球航空公司依旧是上市公司身份。
这个新闻就这么点内容。
但是因为环球航空公司是美国五大航空公司之一之前一度长期进入美国航空市场前三名。
按照夏禹对商业新闻的要求涉及到了某个市场有着市场主宰地位的公司时都是需要搜集并提供给他的所以这个新闻进入了他的视线。
看到这个新闻时夏禹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名字——卡尔·瑟雷安·伊坎。
后世的被誉为“华尔街之狼”、“激进投资者”的顶级大佬身家一度高达两百亿美元。
卡尔·瑟雷安·伊坎在华尔街叱咤风云时关于他的传记有很多他的崛起之路也被人摸清楚了。
环球航空公司就是他崛起路上的一块重要的垫脚石。
在那一次恶意收购中他获利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资本迅速累积并且还将自己的名声彻底打响获得了大批投资者追捧因此迅速崛起。
卡尔·瑟雷安·伊坎只是一个金融家他的眼里只有钱前世环球航空公司被他恶意收购后他根本无心经营将资产如数变卖。
卡尔·瑟雷安·伊坎对环球航空公司不感兴趣不代表夏禹没兴趣。
怎么说也是美国现在的五大航空公司之一虽然因为国际形势和经营策略有问题日子可能不好过但是他有的是办法。
他的航空帝国需要这么一张版图!
更何况他对于“环球”这个系列的公司一直都抱有强大的收集欲。
决定了就行动。
吃完早餐之后夏禹立马拿起了桌上的加密电话打给了在美国的彼得·林奇让他注意搜集美国环球航空集团的拆分情况及时做好行动计划。
两天之后。
具体的情况通过国际传真传到了夏禹手中。
同时彼得·林奇还给夏禹打了个电话向他汇报了另一个工作情况具体情况同样在传真当中。
全都打印出来之后夏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浏览了起来。
环球航空集团之所以分拆根源在于1979年美国废除航空管制法案放松了航空管制市场竞争加剧对环球航空集团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当然环球航空集团航空业务营收下降的也有它本身存在的经营问题。
环球航空集团在1969年时就获得了美国当局的许可首次进入跨太平洋航运市场但是后面环球航空集团却将亚洲航线权卖给了美国航空并且又忽视了跨太平洋货运服务市场。
对亚洲市场的轻视以及原本欧洲市场不断被侵蚀使得环球航空集团的财务状况恶化。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水平使得航空燃油价格昂贵导致环球航空集团陷入亏损。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原因导致环球航空集团的股价低迷被收购的风险剧增。
环球航空集团高管便判断集团的股价实际上并不符合集团的真实市值只是被航空业务所拖累内部利润依旧很高的酒店和餐饮业务依旧是集团的黄金业务。
这两个业务很有可能被外界盯上从而发起收购并拆分资产。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 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 众 号 免费领!
所以环球航空集团内部讨论决定对集团进行拆分加大对利润较高的酒店和餐饮业务的持股比例避免被收购。
而经营状况不佳的航空业务相对安全。
这种判断使得环球航空集团将资产集中在了酒店和餐饮业务上对于环球航空公司的持股比例竟然才只有11%!
看到这个持股比例夏禹都被惊到了。
他有种想要撬开环球航空集团一众高管的脑壳看看他们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生物的粪。
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信才敢让他们将资产转移地这么狠对环球航空集团的持股竟然才保留11%的程度。
这要是还不收购夏禹感觉都要被天打雷劈。
毕竟是环球航空集团的子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性质不一样完全不用买到667%的股权只需要拿到51%就能够取得控制权将环球航空集团的高管按在地上摩擦。
没的说必须赶紧买了!
反正价钱又不贵!
太平洋航线没有不要紧正好他的国泰航空集团可以补上。
两家公司完全是互补的只要整合到一起财务情况立马就能翻身。
做了决定之后夏禹将这一份资料丢到了一边又拿起了另一份资料。
相比较于市值低迷的环球航空公司这一份资料上的公司那可就是巨无霸了。
美国电信市场霸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如今是美国第五大公司市值高达1868亿美元。
只不过此时美国电话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