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之超级大博士> 第二十五章:给你上个紧箍咒(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给你上个紧箍咒(1)(1 / 2)

宴会一结束,彭禹就陪伴着爸爸妈妈去了他们的下榻之地——北京饭店主楼住宿区,请他们先休息休息,等晚上再好好聚一聚。 彭禹很忙,他还有很多后续的事情要做,在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和汪庆红洽谈业务。说实话,彭禹自从买下地盘后,他的心就活络起来;这是因为,相对而言,他们现在的办公环境很不好,只有两层楼房,假如日后公司发展壮大的话,根本不够用的。基于此因,彭禹和汪庆红商量,准备将办公区后面那片土地重新规划,将那些车库、库房、篮球场等不相关的设施全部拆除,然后在旧址上重新建造一座五层办公大楼;至于现在的办公旧楼房,等新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再改造成各类研究院或者研究所,为公司后面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工程,彭禹全部承包给了汪庆洪。到了后来,彭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附近面临颐和园路的房屋全部买了下来,继而不是给人家一大笔可观的拆迁款,就是将他们分配到公司新开发的住宅小区,给他们换上面积更大样子更漂亮的新楼房,皆大欢喜中一举消除了所有的隐患。 彭氏夫妇回到房间后,因为心里揣着事儿,两口子并没有急着休息,而是愁眉苦脸和相互讨论起了儿子的所作所为;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这个空档里,未来的亲家母——林国忠的夫人叶蕙芳带领着自己的二儿子林志强登门拜访了,至于林国忠,已经坐上车回部里上班去了。 仔细算一下,自从彭禹和林出尘确立关系以来,已经快有六个年头了;在这些年里,虽然应彭禹的强烈要求,彭禹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娘娘几乎每年都在**月份,来北京协和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但他们和林家人接触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们目前年纪太小,如果大鸣大放相互走动太频繁的话,一旦宣扬出去,对两家的名声都不太好。 不过,从林出尘上了大学开始,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林家人逐渐丢掉了心里的包袱和顾忌,每当彭家人来到北京后,都会积极热情地将他们接到家里,全心全意地招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孩子一上了大学,在人们的眼中也都变成了成年人,谈情说爱属于正常,也就不怕别人乱嚼舌头了。到此,彭禹和林出尘的恋爱关系,也就属于半公开化了。 和林书敏相比,叶蕙芳这个人的性格很开朗活泼,有点像农垦指挥部的杜阿姨;在她的影响下,彭氏夫妇原来那种惴惴不安和小心翼翼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能够用正常的心态,应对自如起来。 由于大家见过多次面,早已经非常熟悉了,于是,叶蕙芳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客套;大家说了一阵子知心话语之后,她心直口快地将话题转到了彭禹的身上。 “小禹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搞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脑袋瓜子一冲动起来,什么事儿都敢干,根本不瞻前顾后。”叶蕙芳和彭氏夫妇坐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口气,忍不住用埋怨的口吻说道;“就说今天这事儿吧,也不说提前和咱们商量商量,一甩手就扔出去400万;这胆子也实在太大了,照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听未来的亲家母怨声怨气,彭氏夫妇只能苦笑着陪着笑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挣钱是很不容易的;只有精打细算和细水长流,才能够让家庭和睦美满和长久稳固嘛!”叶蕙芳越说越来气,“你们看看这个小禹,现在都成了什么样子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眼里哪儿还有咱们这些长辈们啊?简直就是为所欲为嘛!” 耳里听着叶蕙芳的牢骚,彭氏夫妇也觉得自家人理亏,彭禹搞得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忧心忡忡中自然无言以对。至于林志强,更不敢在长辈们面前胡乱插嘴,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一个人躲在小客厅里,打开电视机,将音量调小,然后悠然自得地翘起二郎腿,看起了电视节目。 “国庆、书敏;咱们眼看着就快要成为一家人了,嫂子说话也就不见外了;无论如何,咱们不能对小禹放任自流,要严加管制才行啊!”面对一声不吭的彭禹父母,叶蕙芳知道这两口子都是老实疙瘩,心里也肯定想不出什么高明的主意;于是只能苦口婆心地循循善诱;“这几年来,小禹到底赚了多少钱,不知道你们晓不晓得,但我和小丫她爸是不清楚的;不过看今天小禹这大手大脚的样子,这小家伙很可能没少赚钱。但是有一点,不管赚多少钱,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花啊!你们说对不对?” 看着亲家们直点头,叶蕙芳喝了一口彭国庆倒上的茶水,继续气冲冲地说:“就说今天这事儿吧,什么‘汉服设计大奖赛’呀!这是他一个小老百姓该操心的事儿吗?咱们国家那些领导们还没有说话呢,他到好,公司一成立,马上就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管的太宽了吗?” 事实上,彭禹创建公司和搞什么“汉服设计大奖赛”等这些名堂,上级领导们早就在他们呈交的申请报告书里面已经看到了,作为国家宣传部的头号领导,林国忠更是在第一时间就接触到了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这类东西在目前来说属于国家机密,故而,就是自己的夫人,林国忠也没有在她面前吐露出半个字。此外,搞这些东西,对于国家现状来说,确实有些为时过早;先不说那些正在开工或者准备开工建设的国家级建设项目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筹集起来十分吃力,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