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草原黑暴> 第八百八十五章寒风急热血铸英魂(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五章寒风急热血铸英魂(七)(1 / 2)

破奴军的包围圈远远望去很是松散,多次与破奴军交战的经验告诉这些镶白旗战兵们,越是不起眼的破奴军军阵其中危险就越大。完全提高马速的镶白旗骑兵根本没有回头路好走,让他们冲击破奴军厚实火铳军阵正面,还不如让他们挥刀自杀。其实破奴军千总吴隼最担心这帮新上战场的娃娃,别看这七百男孩们都满了十五岁,头次面对凶恶的建奴骑兵军阵向他们扑来,许多孩子被这恐怖战争场景吓得发抖。发给这些孩儿兵的火铳,都没有上实弹,就怕这些战场新手不听号令胡乱射击伤及前方战兵。 为此,吴隼专门来到孩儿兵军阵前压阵,他看到了近乎三成孩儿兵手里火铳在发抖,更有不少孩儿兵脚下土地上湿了一大块,他们紧张得尿了裤子,唯一让吴隼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孩儿兵虽然怕得要命却没有一个丢弃武器逃离战场。看到这儿,吴隼也深感无奈,这里训练条件不如破奴城地域金狼营。在金狼营每月都有斩杀犯错奴隶的练胆训练,从中淘汰出胆小之人,而在这里孩儿兵们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吓唬人罢了。在孩儿兵后排督战的老兵们,也没有笑话这些战场新人,谁第一次上战场都跟他们差不多。 破奴军神射手第一轮火铳射击,采用的是覆盖射击法,九十丈外火铳铅弹准头不高。这帮老兵射击完后看也不看战果立刻装填弹药,老兵们早就过了好奇的阶段,再加之火铳射击后产生的白色烟雾根本就看不清战场。当他们准备第二轮射击时,老兵们举火铳第一眼先是看托举火铳杆的左手腕,每个老兵都在手腕上扎了几根长长软毛,他们可根据软毛晃动判断风力和风向。随后要考虑的就是火铳射击的提前量,这轮射击后镶白旗骑兵一大半到在血泊中。待破奴军老兵第三轮射击,三十至四十丈距离他们几乎可以达到弹无虚发的境地。 战场上噼啪作响火铳声消失过后,镶白旗骑兵出击的一里多突围道路上留下长长血迹,满地哀嚎替代了火铳喧嚣,三百二十个镶白旗斥候骑兵没有一人能冲破破奴军包围圈。对于自己部下取得的战果吴隼还是比较满意,亲卫营兄弟们的战力还是可以信任。战后打扫战场就是二个老兵带一个娃娃兵,主要还是要让这帮孩儿兵们见见血。张大帅曾经对建奴镶白旗发出的毒誓言犹在耳,作为张大帅的亲卫他们当然需要完成他的誓言。 千刀万剐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一般战兵们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血腥的差事。于是数个破奴军新老战兵围着一具建奴尸体,剥去他们身上衣甲,先砍去脑袋准备用石灰销制换取军功,然后一块块割掉他们身上皮肉。这个血肉模糊的过程,破奴军老兵表现得极为自然,他们耍笑着捧着还热乎乎的内脏码放整齐,老兵们都觉得这跟剥牛羊没啥区别。然而,第一次看到屠宰场般血色的孩儿兵们,一个个恶心吐个不停。 也就在围歼这股镶白旗的同时,破奴军约五百骑兵在方圆三十里进行了战场巡查遮蔽。好在附近的大明百姓已经有了被建奴劫掠的经历,他们早早地选择了逃难,只有数人被破奴军斥候老兵从隐蔽处抓了出来。这些人将与吴家庄撤离的老弱和妇孺一道,走海路迁徙到外海济州岛。破奴军之所以要细致处置这些建奴尸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暴露自己数千部队的行踪,毕竟三百镶白旗斥候骑兵全部失踪,肯定要引起在京城附近建奴主力们的怀疑。皮肉留在荒野,饥饿的野狗可以帮忙吃掉,而骨架则深埋并撒上石灰彻底毁灭证据。 人多办事就是利索,当破奴军用了一天时间做完这一切,并将死亡战马和镶白旗战马一同切成肉块带离战场。当晚,这个白天喧闹无比的战场,在夜色遮掩下又为流浪野狗奉献了一出饕餮盛宴。也就两天功夫,战场所有痕迹掩盖在野狗的足迹之中,除非建奴杀死野狗掏开它们的肚皮,或许还能翻找到人手脚指头的痕迹。破奴军协统赵虎成是消除痕迹的老手,他多次检视战场觉得不会有太大破绽,就与吴隼一起把整支部队迁徙到西面数十里外芦苇丛中隐藏。在这个方圆三百里的芦苇荡,足以隐蔽大军的一切行踪。 。。。。。。。。 大清朝入侵大明京师,其主力依旧放在安定门和西直门一线。安定门在上次大清劫掠京城时被炸毁过,至今城墙修好了可箭楼还是光秃秃一片。上次镶蓝旗贝勒莽古尔泰自私自利的行为,造成了镶红旗全军覆没,正白旗主力损失大部,皇太极借此在大清朝廷议中剥夺了莽古尔泰贝勒同坐丹壁面南议政权利。不把这些大贝勒压下去,多尔衮所代表的领兵贝勒们永无出头之日。政治斗争永远是利益为先,多尔衮复出第一件事就是联合一批年轻将领们,上奏疏恳请汗王皇太极称帝。 皇太极本来就是这件事主谋,他也没有汉人搞得三次推让,再由手下三次恳请登基这类虚活儿,而是以大清需要团结共渡难关这个由头当即就批准了多尔衮的奏章。皇太极并不是在冒险,以前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个贝勒加上汤古代等几个心思各异的领兵贝勒势力过于庞大,他们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力联合起来对抗皇太极。镶红旗贝勒岳讬在大明阵亡,皇太极追封岳讬为和硕贝勒,并把镶红旗旗主的位置给了岳讬的儿子罗落宏。今年十七岁的罗落宏出任镶红旗贝勒,为巩固他的旗主地位当然会无条件支持皇太极。 由*兵败大明,当时在关外接应的正蓝旗贝勒阿敏,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