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人事安排,有三个人外加一股势力很不满意,三个人指的是冯国璋、张怀芝和赵倜,一股势力指的是日本人,
冯国璋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江苏督军正是他冯国璋本人,可江苏北部的两个重镇徐州和海州却在李默涵手里,你一个山东督军,占着江苏省的地盘,算什么意思,李默涵对此的解释是,我李默涵除了是山东督军之外,还是长江巡阅使,徐州和海州属于长江流域,我当然有权力管辖,
这时候,河南督军赵倜又跳了出來,说你李默涵是长江巡阅使,徐州和海州属于长江流域,所以你有权管辖,那隶属河南的商丘总不是长江流域了吧,凭什么你还占着不放,李默涵的解释是,我在商丘经营多年,有家有业,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这么多坛坛罐罐的,就是要搬家,你也得给我留时间吧,赵督军你别急,我给你写借条,商丘就算我暂借的,如何,
赵倜那个火大呀,这根本就是刘备借荆州嘛,可自己明显不是人家党卫军的对手,赵倜纵然有冲天怒火,也只能在洛阳发发,至于张怀芝就更加窝火了,本來山东督军一职铁定是自己的,可段祺瑞忽然变卦了,弄得自己空欢喜一场,张怀芝不恨段祺瑞,只是记恨李默涵,
除此之外,日本人对于李默涵出任山东督军一职也是十分不满,日置益在给大隈重信首相的电报里称这个李默涵是十分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对大日本帝国怀有莫名其妙的仇恨和敌视,如果让此人在山东站稳脚跟,那么大日本帝国在山东的扩展一定会收到极大的阻碍,
为此,日置益提出了几条阻挠李默涵在山东发展的建议,第一,是阻挠中华革命党的军队接受中国现政府的收编;第二,收买山东的土匪,在山东制造混乱,造成李默涵不足以维护山东治安稳定的假象;第三,利用李默涵在三七五减租和土地赎买时引发的地主反抗事件,大造舆论,迫使李默涵屈服;第四,拉拢其他对李默涵不满的人或者势力,
大隈重信对日置益的建议表示认可,并暗示他可以放手去做,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以确保日本在山东的扩张,
于此同时,李默涵也为自己入主山东做着紧锣密鼓的布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中华革命党东北军司令居正和山东护国军司令吴大洲谈判,谈判的内容自然就是这两支军队的命运问題,
李默涵约定双方的谈判地点放在济南,居正派出的代表是吕子人,吴大洲也派出了代表参加,但是北京方面立刻表示反对这样的争辩谈判,段祺瑞认为李默涵只是山东督军,这样的谈判应该由陆军部出面,
党卫军的将领们对段祺瑞的蛮横有些愤怒,纷纷要求李默涵抵制,李默涵到沒有急着表态,在他的记忆力,历史上山东中华革命党东北军的编遣问題前后谈判了半年,最后的结果是吴大洲所部护国军被北京政府缩编为山东新编第二混成旅,其余入华侨义勇队之类的兵马是直接遣散,大部分人又回到了国外,之后不久,吴大洲就被段祺瑞假借黎元洪的名义骗到北京,以军纪不严等罪名判无期徒刑,不到一年即死于狱中,年仅32岁,
李默涵综合考虑下來,决定此事自己暂时不参与,而是先以拉拢山东当地有名望的工商界人士为第一要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济南等城市的相继开埠,山东与国际市场联系加强,加上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一系列建设,山东的工商业都有了不错的基础,
在矿业方面,山东地多丘陵,矿藏丰富,据清末民初的调查,山东共有煤、铁、金、银、铜、铅、锑、琉磺、钻石、磁石等十几种矿藏,其中,较有规模者为生产煤矿的峄县中兴矿局、年盈利70万,利润达87.5%,成为较有成绩的煤矿之一,
军事工业方面有德县和济南两座兵工厂;
轻纺工业方面,莒州管健候创织布局,,产品通过行商、包买商运销外地;
缫丝业方面,临朐先后有德太、天增义、恒裕、永源4家手工缫丝工厂,其中,德太拥有资本5万元,缫车40台,年产丝2000斤,天增义拥有资本10万元,缫车60台,年产丝3000斤,恒裕拥有资本8万元,缫车60台,年产丝2500斤,永源拥有资本3万元,缫车50台,年产丝2400斤,青州最早的缫丝工厂是1909年设立的裕祥福,拥有资本20万元,1910年又成立义泰昌、利亨泰、聚丰泰3家工厂,其中义泰昌拥有资本1.5万元,缫车30台,年产丝1400斤,利亨泰、聚丰泰各拥有资本2万元,缫车40台,年产丝2000斤,
草帽辫、花边及发网业,近代以來,由于受国外市场需求和出口增加的刺激,草帽辫、花边、发网等新兴行业在山东迅速发展起來,草帽辫是制造草帽的原料,由麦秆编制而成,山东的草帽辫业兴起于1862年左右,开始仅限于烟台一地,后來逐渐遍及沿海及内地许多地区,至清末,草帽辫已成为山东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人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1910年约为1300多万元,大部分销往英、法、美、日等国,
与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