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铁血大军阀> 184.不能明着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不能明着来(2 / 2)

述各厂主要是制造染料成品,但据资料记载,“大厂也出产半制品,除供制染料外,并制药物、香料、胶木、人造松香、橡胶用品、照相材料、炸药、毒气等,这说明当时的五大染料厂就涉足炸药的生产,眼下咱们不能和日本人硬碰硬,那么只能暗着來,咱们要整治小日本,就从他们的染料工业下手,”

苗世厚问道:“那么我们怎么做,”

李默涵说道:“这就需要诸位充分动用你们的关系了,”

……分割线……

话说在上海,说起闻人大亨虞洽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虞洽卿小名瑞岳,名和德,后字洽卿,并以行,人称阿德哥,浙江宁波人,出身贫寒,曾读私塾,15岁赴沪,初为颜料店学徒,工余自修,能英文会话,1895年起,历任德商鲁麟洋行,荷兰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买办,先后创办宁绍、鸿安及三北轮船公司,

虞洽卿是个爱国的商人,在日本逼迫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是,上海总商会议董宋汉章、虞洽卿、**三、王文典等开始筹议发起“救国储金”活动,推举虞洽卿、朱葆三、贝润生等37 位总商会成员和工商界人士为临时办事员,数日后又推举虞洽卿为正干事,贝润生、马佐臣等为副干事,设总事务所于上海,设分事务所于各省各县及海内外各商埠,预定募款5000万银元,专备国家添设武备之用,

此后,救国储金活动在全国各商会的响应下迅速兴起,到8月底,全国各省已成立救国储金机构299处,其中120处已认报储金640余万元,有54处已实收储金202万元,为了进一步推动救国储金活动,9月9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储金团代表联合大会,到会代表51人,成立全国储金代表联合会,推虞洽卿为会长,会议通过了全国统一的进行办法,通电要求各级政府、报馆、商会、储金事务所极力进行;修改了储金团章程,强调自主支配储金用途,增加储金作制造厂之用的规定,

不久,这场轰轰烈烈的救国储金活动,虽为防止袁世凯盗用储金作为复辟帝制经费而被迫退还和解散,但是亦已显示了商会和工商界试图自行担负起挽救国家利权重任的意图,

虞洽卿的住所虞公馆是上海海宁路上最大的一座建筑,也是全上海最大的私人住宅之一,于光绪二十四年开工,1899年春天竣工,历时一年零两个月,耗资近百万元,公馆落成后,虞洽卿乔迁新居,整个海宁街上都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数以万计的人前來贺喜,只见一座中西台壁的高大华宅赫然矗立,两扇大门漆黑如墨,镶满锃亮灿烂的铜钉,高墙里面是一溜五间的三进大厅,前一进为中式结构,是二层的石库门楼房;

第二进为西洋结构,是三层洋楼,后进为中西混合结构,也是三层,却显得更高,这三进楼房两边,又有各式厢房,大小不下数十间,分别为帐房、轿马房、汽车房和雇工住房等,每一进楼房之间或两边,又设有假山、水池、花园等景点,把整个公馆衬托得云蒸霞蔚,紫气缭绕, 然后又配备各色服役, 据记载,仅虞公馆雇用的家丁、使女、卫队、司机、秘书、厨师、勤杂工等人员不下一百二十人之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贵家庭, 虞洽卿住西式洋楼的二层,三层为他的女儿的绣房,一楼中间三间会客厅,东西两间分别为秘书室和他自己的书房,各设有沙发、写字台、电话等,这里为虞洽卿一切私人生意的遥控中心,一些重要的策划和商业密令,都是从此处传达出去的, 会客厅宽大明亮,阳光充足,墙壁上疏雅有致、错落有序地悬挂着王庭坚、祝枝山、唐伯虎等人的真迹字画,为主人平添几分儒雅之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