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铁血大军阀> 206.大战在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6.大战在即(1 / 2)

在山东。留守的蒋方震、刘慕圣、段庆熙、王士骅等人也很忙碌。一方面山东督军府发布了总动员令。一方面又积极采取外交努力。依靠英美的势力防止日本人在山东生事。

在临沂附近的吴家村。山东督军府的征兵动员工作小组进了村。小组的组长名叫吴秀年。就是本村人。他带着老婆以及三个子女都搬进城里住了。只有几个老人还留在村子里。这次。吴秀年正好带着孩子回來看爷爷奶奶。

一进村子。就见一个**岁的小男孩一面跑一面哭。老远看见吴秀年。就大叫:“三叔公。救命。”

“石头。怎么啦。后面有大灰狼撵你啊。”吴秀年笑问

“小兔崽子。老子让你跑。不下地去挑粪。尽想着什么上学。”吴秀年话音未落就见石头后面紧紧追來一个手拿扁担的大汉。

名叫石头的孩子赶紧躲到吴秀年背后。一个五大三粗提着扁担的汉子就从村口冲了出來。满脸怒火。口沫四溅地骂着小兔崽子。抬头就看到了吴秀年站在了村口。

“四哥。你做啥呢。石头是小兔崽子。那你自己成啥了。再说孩子打坏了。谁给你养老送终。”吴秀年转身摸了摸石头的头。虎着脸说道。

“是秀年兄弟啊……你们怎么來了……这。这不是吓唬孩子嘛。他就贱骨头命。打不坏的。”汉子见了吴秀年。顿时口气软了下來。他名叫吴大山。论辈分比吴秀年大。但是吴秀年从小强势。村里人见了他都怕三分。

大家一起进了村子。征兵动员工作小组的人住进了村公所。吴秀年则和吴大山一起去老宅拜见吴老太爷。吴家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姓吴。吴老太爷虽然不是督军府认定的士绅。但是在村里还是颇有威望的。吴秀年说明來意之后。吴老太爷对帮着征兵一事不置可否。只是先让人去把村里的长辈都请來一起商议。

乘着这个空当。吴秀年问其了吴石头读书一事。

吴大山苦着脸说道:“秀年兄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道理我也懂。可我就非常为难。这个书不是说念就念的。”

吴秀年反问道:“为难。娃娃去学校读书。政府管吃管住。不收一分钱。你咋个为难了。奇了怪了。孩子念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念。我还告诉你。山东《教育法》规定。要是娃娃到了年纪不送去读书。当爹娘的是要吃官司的。”

吴大山反驳道:“秀年兄弟。山沟子里的穷汉子啥时候干过十几元工钱一个月的活儿。莫说咱们村。就是县城里的娃子。什么时候有不要钱的学上。就是这世道。哪里有姓李那样的好人。村子里的人都说。这人怕是居心不良。想引得大家一起随他造反。你看如今。段祺瑞段大帅起兵要讨伐他了。咱们要是随了他。那是要灭九族的。只是大家都太傻。看不穿他。”

吴秀年大怒。喝骂道:“我呸。大山哥。不是我说你。这竹山坪的男人。就沒几个是男子汉。胆小怕事。还沒良心。”

吴大山反问道:“咋沒良心了。”

吴秀年说道:“你们家种的地哪儿來的。还不是李默涵李大帅把以前吴起运那天杀的混账枪毙了。把他们家的田分给你们的吗。你要划清界限。你别拿人家分给你的田呀。你拿了李大帅分的田。你就是李大帅的人了。一辈子也别想撇清关系。你们是在山里不知道。我可听说了。吴起运逃在外面的儿子吴昌秀已经在北洋军里当官了。如果他要是这次能打回來。你们一个个都别想跑了。”

“啥。”说话的当儿。吴家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个长辈正好进屋听到。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來。当年吴起运反抗土改和三七五减租。吴家村人向官府举报。还凭空捏造多加上了一条勾结土匪的罪名。结果。吴起运全家被枪毙。唯有吴起运的儿子在外地读书。躲过一劫。吴起运的家产充公并且分给了吴家村的人。当时。全村人多多少少都分到了吴起运家的财产。

而事实上。吴秀年完全是在编瞎话。但是吴家村人一直为这事心虚。吃了这一吓。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起來。众人把目光投向吴老太爷。当年举报吴起运。也是吴老太爷主持的大局。

吴老太爷清咳一声。说道:“大道理我这个老头子不会讲。就算会讲也沒有秀年讲的好。我只知道我活了八十多岁。见过不少大帅小帅。但是沒有哪一个会买下地主的田地再分给老百姓的。也沒有哪一个会命令地主老财给佃户减租的。哪怕是戏文里也沒听过。你们听过吗。”

“沒有。”众人纷纷摇头

吴老太爷说道:“那就是啦。咱们现在有地种。有钱使。娃子有学上。这都是托了谁的福。李大帅啊。要是换了别的大帅來山东。咱们的日子能比现在好过。”

“老太爷的话有道理啊。。”村民们纷纷附和

“那就是了。”吴老太爷说道:“秀年他说的对。自打咱们领了李大帅分的田。咱们和李大帅就是一条绳的蚂蚱了。有李大帅。有我们的好日过。沒了李大帅。就沒我们的好日过。”

“可是~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呀。”有人说

“是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