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铁血大军阀> 222.图谋东三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2.图谋东三省(1 / 2)

话说扔下五国公使之后。宋小濂就坐车去了总理府。

一走进李默涵办公室。就见到李默涵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一个熟人。“哎呀。朱庆澜,是你啊。”

“宋小濂。是你啊。”对方也站了起來。朱庆澜。字子桥朱庆澜幼年时代。家道衰落。一家人迁居奉天省锦州。朱庆澜起初有志学问。后來投笔从戎。1893年入锦州的巡防営。后來因军功而逐渐晋升为5个营的统领。

1904年赵尔巽就任盛京将军。朱庆澜在其手下活动。后來朱庆澜被任命为营务处督办。负责奉天省的军事改革。1906年朱庆澜任赵尔巽的直属部队的统领。驻扎沈阳。1909年。赵尔巽转任四川总督。朱庆澜随其入四川省。任陆军第33混成协协统。1911年。该协升格为陆军第十七镇。朱庆澜任该镇统制。朱庆澜遂招募了程潜、方声涛等曾留学日本的军人。以强化军队。

1912年。朱庆澜奉袁世凯之命。辅佐不谙军事的黑龙江都督宋小濂。朱庆澜被任命为黒龙江督署参谋长。1913年8月宋小濂辞任。由毕桂芳护理黒龙江都督。同年10月。朱庆澜任护军使兼民政长。1914年。民政长改为巡按使。他继续任黑龙江巡按使。6月。护军使改为镇安右将军。

1915年9月。朱庆澜和其他14省的将军共同发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电文。12月。他获封一等子爵。袁世凯取消帝制前后。1916年朱庆澜因受到黒龙江第1师师长许兰洲、该师参谋长李景林的军事压力而被迫下野。

朱庆澜统治黑龙江的4年间。组织保安队以安定社会秩序。重视发展开垦事业、公路建设、社会福利及救济事业。在军政和民政两方面都取得了实绩。他平实质朴的生活态度也赢得了黒龙江人的好感。

宋小濂和朱庆澜都是官场老人了。这次李默涵把他们一起找來。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果然。李默涵给了宋小濂看了一份材料。名为《黑龙江未來五年农业计划书》。宋小濂不敢怠慢。郑重其事地坐下來。开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一字一句地看。《黑龙江未來五年农业计划书》写道:

第一是积极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为实施引进、选育、推广良种。建设大豆、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和亚麻等农作物品种改良试验田。建设600万亩专业化原良种和良种生产基地。继而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二为优先发展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水稻产业带和齐齐哈尔、绥化、黑河大豆产业带以及哈尔滨、绥化玉米产业带等三大作物产业带。

第二是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

一为加快构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引进、繁育优良品种。增强畜牧产业整势力。其中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等主导品种。积极发展羊、蛋禽、肉禽、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品种。

二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畜牧业。比如松嫩平原以奶牛、生猪、肉蛋鸡为重点。东部山区、半山区以肉牛、肉羊为重点。三江平原以毛肉羊、大鹅为重点。大、小兴安岭以毛皮药用动物、特种养殖与蜂业为重点。

第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一为积极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动植物防疫保护。成立专门的农学院培养农学人才。学成之后。派学院下乡。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建立现代的、科学的循环农业体系。从而改变单纯的靠天吃饭的落后农业模式;

二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提高农田防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四是在夯实农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食品加工工业。为充分利用原产地农产品资源。提高农副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

一为乳制品加工。利用黑龙江省中部、西部和东部等丰富的乳业资源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

二大豆加工。为利用黑龙江大豆资源优势。采用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建立大豆加工企业。提高大豆蛋白、大豆精炼油等系列产品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大豆加工;

三为玉米加工。为围绕松嫩平原玉米主产区。建立和扩大玉米深加工的工业。以玉米淀粉为基础。发展玉米淀粉糖和其他衍伸产品。提高玉米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

四水稻加工。为围绕黑龙江省中南部和三江平原等水稻主产区。积极培育粮食生产基地。和大米加工工业;

五为薯类加工。围绕黑龙江省西部、北部薯类主产区。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以马铃薯淀粉、精制马铃薯淀粉、传统粉丝类产品、淀粉糖、马铃薯酒等产品;

六为肉类加工。提高机械化屠宰比重。实现规模经营。建成生猪、肉牛、肉鸡、大鹅加工工厂。

七为啤酒饮料。利用黑龙江拥有中国最早的啤酒花种植基地一面坡啤酒花场的优势。采用现代发酵、灌装技术设备提高啤酒产品质量。适当扩大优质啤酒的生产比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