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权谋天下> 第一百零三章 恻隐之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恻隐之心(1 / 2)

见周生屁滚尿流逃窜而去,胡昭和伯达走到赵铭和袁义跟前鞠躬谢道:“承蒙英雄相救,才使仲达有惊无险。”

赵铭赶忙扶起二人,袁义笑道:“几个无耻之徒对个小孩下此毒手,我们路过此地只是看不下去便教训他们一顿而已,先生不用放在心上。”

交谈过后才知,这胡昭本是一名隐士,后来无意间遇到仲达,见这孩子天资聪慧,甚是喜爱,便收为弟子。小仲达年纪虽幼,但是与胡昭相处起来却如同知己朋友一般,领悟道理也是胜于寻常孩子百倍。时候长了胡昭便对小仲达视如己出,将其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由于仲达父亲在京为官,小仲达也把胡昭看做自己的长辈一样,甚是尊重。小仲达本就天赋过人加上有名师点拨,小小年纪便处变不惊,遇事多谋。

胡昭看着倒在地上的马氏兄弟以及周生家丁,担心道:“几位英雄刚才出手太重,这几人恐怕早就没了性命,恐怕会惹上麻烦,此地不能久留,几位还是先行跟随我们到家中一避。”

伯达也说:“现在仲达无事,家母还不知道,想必此刻还正家中焦急等待,不如几位英雄跟我们一起回去,几位再想办法不迟。”

二人不知眼前赵铭就是这河内郡中的青天,自己惩治了几个恶棍,还怕招来麻烦不成。赵铭谢道:“你们好意我心领了,就不麻烦几位,你们快些回去吧,免得家中母亲担心。”

小仲达感激的看着赵铭,没有挽留,也不再强邀,一副大人架势对赵铭拱手一拜,说道:“英雄救命之恩,日后仲达定会永记于心,还不知英雄尊姓大名呢?”

赵铭笑道:“我姓赵。”

话还没完,袁义岔道:“小事一桩,又何须留名,我们三人还要赶路,先行一步。”

于是拉着赵铭和方悦一起跨上马,扬鞭而去。望着扬起的尘土,小仲达高声喊道:“谢谢,赵英雄!”

赵铭三人出了崤山,袁义却勒马停了下来,将赵铭拉至一旁,面色阴郁的说:“老赵,你打算就这么回去?”

赵铭耸了耸肩:“你也看到司马懿现在只不过是个孩子,聪明伶俐且胆识过人,你要我对这么一个小孩下手,我做不到。”

袁义听完却一改往日的沉着淡定,不知是气是急,一脸怒道:“正因为他聪明有胆识,现在趁着是个孩子要除掉还轻松,刚才他的过人之处你也是亲眼所见,要是日后羽翼丰满跟你一争天下,到时候你想杀都难了!”

赵铭来之前心里善良与邪恶的天使也曾较量无数回合,后来终于下定决心去寻司马懿也只是想见识见识这千古名人罢了,但是见了这年幼的仲达之后赵铭更加不忍心听从袁义的劝告,对这样的孩子下手,太过无耻了,也许一切真如袁义所料,自己也甘愿放弃现在的机会,至少这样活得坦荡许多。赵铭也不反驳,牵过马来,似乎自言自语的说道:“回家。”

内心的角逐,终究是恻隐之心占了上风,不耻于做此等丧心背德的勾当。

袁义本来还想力劝,见赵铭早已经走远,也只能无奈的跟他一起朝回赶路了。

赵铭坐拥两郡之地,上党虽然不如河内郡富庶,但却是赵铭的起家之处,在上党赵铭在百姓心中的影响也最大,更因上党离洛阳最近,赵铭也是担心董卓不甘寂寞,悄悄派遣一支兵马袭夺,因此不放心只留许褚之弟许定在那把守。

因为年关将近,百姓们也大都开始准备些年货过年了,今日是腊月十五,河内城半个月一次的大集的日子,每逢初一十五赶河内大集虽然不是官府定的,但周边的百姓全都约定俗成,清晨,天还朦朦胧胧的时候,河内城门就已经打开,城外挑担赶车进城卖菜卖货的小贩们也已经开始纷纷进城准备赶个早占据有利地形,好把自己的货卖完了,因为今天的大集是今年的最后一次,所以来赶集的人都特别多。

赵铭和郭嘉两人只穿常服,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闲逛,身后只有张牛角和栓子二猪三人跟随,张牛角今日在赵铭的再三劝说之下,终于没带着他那条从不离手的大铁棍。张牛角两手空空只是腰间佩剑行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却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

“先生,如今上党只留许定的一万兵马,是不是稍显单薄了些呢?”赵铭一边看着左右叫卖的商贩们,一边对身边的郭嘉问道。

“是啊,若是董卓派一支兵,两日就到,确实是危险,而且此地重要,我料来年袁绍必会召集群雄讨伐董卓,只要上党在手,咱们就可左右逢源。”

“依先生之意,如何能保上党万无一失?”

“许褚和郭图可担此任!”

两人商议一番,赵铭也没心思再闲逛下去,匆匆赶回郡守府,派人请来郭图和许褚两人。

“公则,仲康,上党乃是洛阳门户,不容有失,现在许定只带一万兵马驻守,颇让人放下不下,我欲派你二人领兵一万前往相助,由仲康暂代太守之职。”

许褚慨然应允道:“将军看中,许褚必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赵铭满意的一笑说道:“仲康严重了,我宁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