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日下午,休息了一天多的考生们回到了学校。今天,高考参考答案已经分发给了各个学校,学生们是来拿参考答案,并作一个大概的估分,然后就是听老师的志愿填报指导。 因为没有规定时间,王诺岳来得比较晚,两点半钟才到学校。教室里已经有了三十多个同学,大家都在看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这就是高考参考答案了。好多同学表情变幻莫测,一会儿眉飞色舞,那一般是一道题蒙对了,一会儿捶胸顿足,那多半是会的题做错了。 胖老文坐镇讲台,旁边放了一叠参考答案,一叠高校志愿的参考资料。 “文老师,下午好。”王诺岳走上讲台,向胖老文问好。 “睡了个好觉没有?”胖老文一边把一本答案,一本参考资料递给王诺岳,一边问到。 “休息好了。” “那先去估下分吧。如果有判断不清扣分标准的地方,老师们会在各个班巡回,你可以问他们的意见。” “谢谢。”王诺岳接过参考答案,走下了讲台。在柳子邵他们身边找了个位子坐下。 看到柳子邵面色轻松地坐在那里,王诺岳问到,“估了多少分?” “高不过600,最低也有575。”柳子邵比较得意地回答。这个最低分都已经高出去年重点线几十分了。 旁边的汪翰和刘远就没那么轻松了,两个人正在咬牙切齿的回想自己的答案。对他俩来说,估分非常重要,多几分,第一志愿就可以填好一点的学校,少几分,就要填差一点的学校。现在的湘省,稍微好一点的大学,都不会录取把本校填在第二志愿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很可能就会滑到兜底的学校去。因为湘省的录取线,是按录取名额的110%划的线,所以每年都有10%的过线考生,会悲催的没被录取。 王诺岳花了一点时间,把标准答案过了一遍。没有什么意外,他给自己的估分是640到650,高考状元还是很有希望的。 正当他抬起头,想和柳子邵聊天的时候,低低的啜泣声从后面传来。他回头一看,是赵小雅正趴在桌子上哭泣,旁边夏薇薇和吴晓月正在安慰她。 看到王诺岳回过头来,夏薇薇投来了求救的目光。最近几个月,王诺岳的胡说八道和油嘴滑舌已经出了名。 王诺岳用力摇了摇头,示意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他没想到的是,夏薇薇直接拍了拍正哭泣的赵小雅,说道:“别着急,王诺岳有话和你说。” 赵小雅抬起头来,有点不好意思。她刚才估分估了一个510到,而去年的录取线是515,心中郁闷异常,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她深恨自己为什么不努力一点,多拿几分。现在看着一帮男生也看着自己,她的脸刷的就红了。 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被夏薇薇赶鸭子上架的王诺岳只好问到:“赵小雅,估了多少分呢?” “510到。”吴晓月回答了赵小雅不想回答的问题。 王诺岳有点不知道说啥了,这和汪翰刘远还有点不一样。那两个人是看能不能上重点,一般本科还是有把握的。而赵小雅是本科和大专的问题,这个差距有点大。显然,赵小雅不想读大专。 王诺岳认真回想了一些梦中的情况。从明年开始,湘省就进行了“三年三改”的高考改革试点。91年,和海南、云南一起试点的“三南改革”,高考由文理两科变成了文史、理工、医农和地矿四类,每类考四门,简称“4x4”。92年,有人反对政治被排除在高考之外,觉得大家必须讲政治,又把会考的政治成绩加入到高考成绩,简称“4x4+1”。93年大家反应,四类太难操作,不合理的地方太多,就又恢复了文理分科,变成“3+2”模式,即理科考语数外加物理、化学,而文科考语数外加历史、政治。在这三年的改革中,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只报本科,不报大专。”王诺岳用坚定的眼神看着赵小雅说道。 “啊!”不仅赵小雅止住了哭声,夏薇薇和吴晓月也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这么斩钉截铁的回答,实在不是安慰人的方法。她们等着王诺岳说个一二三。 “大家都听到风声啦吧,明年我们省要进行高考改革试点。”王诺岳说道。虽然中央还没正式下文,但各种各样的征询意见,早把风声传出来了。 “那我们想想,会怎么改?”王诺岳问到,他面对着赵小雅,没注意到胖老文从背后走来。 “我们现在考七门课,高考改革只可能是减少,绝不会是增加。”王诺岳分析到。 听到说高考科目会减少,这句话好像有魔力一样,让整个教室都安静下来了。一中理科,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升学率。就算今年大家普遍反应考得不错,那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所以,教室里不少人都是要复读的。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他们非常、非常、非常关心的问题。 “那么会减少到几门课了?”王诺岳问到。 “六门,可能性很小。以我国政府的执行力,减少一门课只要下个文就可以了。用不着又是征询意见,又是试点。”王诺岳自问自答。 “只考三门课,那是做梦。” “所以,只会考四门或者五门课。” 胖老文在后面点了点头。 “那么,这种减少科目的改革,一定有人受伤,有人受益。受伤的是七门课成绩平均的;受益的是强弱不均,强课考,而弱课不考的人;最受伤的是强课不考,弱课考的人。” 当赵小雅听到“弱课不考”的时候,眼睛里放出了光彩。她就是不同科目强弱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