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刚才为什么不和萧将军多说几句话呢?萧将军每一回领兵打仗最少都要在边关待上好几个月,您之前不是还和奴婢抱怨过这件事情吗?现在萧将军好不容易回来了,您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多和他亲近亲近。”
半夏的记忆还停留在自家小姐日日思念萧将军的那个阶段,根本没有转过弯来。不过她也察觉出刚才小姐和萧将军之间的对话生分了许多,没了从前那种女儿家遇见心上人表现出来的那种羞涩,有点……太过客气和敷衍了。
小姐难道是和萧将军闹别扭了?
“没这个必要。”谢灵心想,半夏这个丫头什么都好,办事稳妥又忠心,就是脑子转的有点慢,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机灵。
如果今天换成是青黛这个丫头站在这里,就绝对不会在她面前说这些话。
谢灵的身边原本有两个贴身丫鬟伺候,半夏和茯苓。茯苓在她重生后就被立刻打发到了庄子里干苦役,现在她的身边便只剩下半夏这么一个贴身丫鬟。
至于揽秋阁的其余丫鬟,她们在院子里伺候衣食起居还行,可要是留在身边伺候,谢灵总觉得不够满意。
等徐掌柜按照她给的方子把香皂这些物件都给做了出来,到时候自己的身边肯定还需要一个机灵的丫鬟,来帮她给各个店铺的掌柜传递消息。
这种人自己身边没有,母亲的手底下肯定能找到。
也许她应该挑个时间去和母亲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她手中讨要个识文断字会看账本的丫鬟。
谢灵:“半夏,你记住了,以后不要再在我的面前提起有关萧衡的事情。”
半夏应道:“奴婢知道了。”
半夏是陪同谢灵一块儿长大的丫鬟,最不缺的就是忠心。即使她不能理解小姐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对萧将军变得冷淡了起来,但在她的心里,小姐无论做什么,都肯定有她的理由在,她只需要照着办就行。
=
在回揽秋阁的路上,谢灵遇到了前来通报的王妈妈。
王妈妈是母亲身边的老人,从她还待在蒋国公府,尚未出嫁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因此母亲对她很是看中,有什么要紧事都会交给她来办。
上辈子,王妈妈跟着她一起嫁进了将军府,辅助她管理内宅事务,所以谢灵对她也同样很是亲近和信任。
“王妈妈,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母亲找我有事?”谢灵问道。
王妈妈颌首,说道:“大小姐,郡主让我叫您晚上过去一起用晚膳。对了,今天侯爷和小侯爷也都在。”
谢灵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了。王妈妈,你回去告诉母亲,待我回揽秋阁换一身衣服就立刻过去。”
王妈妈:“郡主特意嘱咐过了,说小姐您刚从长公主府回来,肯定也有些乏了,让您不要着急过去陪她,好好休息,等到了用晚膳的时间直接过去就行。”
谢灵:“母亲费心了。”
回到揽秋阁之后,谢灵换了一身素雅的衣服,又取下了为参加宴会而特意戴的贵重首饰,一身轻松。
在家里,她不喜欢往自己身上戴这么多的首饰,怪沉得慌的。好在府里都是自己人,她也不用像在外面一样,一直都要端着永安侯府嫡女的架子。
不过,今天晚上父亲大人也在……
谢灵想着刚才王妈妈让她去用晚膳的事情,神情忽地有些凝重。
苏云婉可能是他们永安侯府谢家血脉的事情,谢灵至今都还从未和母亲提起过。这件事情如果让母亲知道了,他们这个家里肯定会闹起来,不得安生。
谢灵不知道父亲他是否清楚自己在外头还有苏云婉这么一个女儿。
那一本突然出现在谢灵脑海中的小说,是以苏云婉的视角展开的。其实在这个里面有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完全说清楚,因此这些藏于心中的疑问,谢灵也不得而知,只能靠她自己去想办法弄明白。
不过在谢灵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两人一直都是琴瑟和鸣,和和睦睦的。当初父亲为了求娶母亲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心思。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永安侯和南阳郡主之间的感情有多深,这么多年以来,父亲从未有过纳妾的心思,更别提其他的。
在如今的这个世道,男子有个三妻四妾是一件寻常事。尤其是在他们这种高门世家之中,很多世家子弟经常会娶上好几房姨娘,甚至寻花问柳的也不是没有。能一直守着一个正妻白头到老的男子,才是少数中的少数。
而自己的父亲,自始至终都只娶了母亲一人,对她敬之爱之,从未对她说过一句重话。
谢灵耳濡目染,打小就下定决心,以后她也要嫁一个像父亲这样爱护妻子的如意郎君。
从小到大,父亲待她这个女儿就很好很好。谢灵现在写得一手好字,画的一手好画,都是父亲幼时手把手教出来的。就身为侯府世子的哥哥都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因此谢灵在这个世界上最依赖的是母亲和哥哥,但要说到最濡慕和最敬佩的人,那一定就是自己的父亲永安侯谢之运。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