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明天启帝> 第十章 菜市场般的朝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菜市场般的朝会(2 / 2)

官群体。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特地下旨,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言官,让言官们可以闻风启奏。

啥叫闻风启奏呢?意思是只要听到一些不好的风声便可以告诉皇帝,至于证据不证据,等调查之后再说。

朱元璋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以下几条是最基本的:一是“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二是必须正派刚直,介直敢言;三是学识突出,既通晓朝廷各方政务,又能博涉古今。除此之外,还须具备一定的仕途经历,历练稳重;甚至对年龄、出身以及文章、词辩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具体的要求。

也就是说言官们不但能说会道,而且还都不怕死,这就让人有些无语了,说又说不过,杀了吧,人家又不怕死。

不过,言官在政治舞台上也确实声名赫赫,在诸多重大问题上都做出过震撼人心的举动,尤以对皇帝的规谏最为突出。如嘉靖皇帝沉溺斋醮青词,不理政事,御史杨爵痛心疾首,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昏死,仍泰然处之。其他言官得知后即冒死声援,也付出了血的代价。由于言官对于皇帝的德行非常关注,那些游戏国事、昏庸不振、生活奢靡、长期怠政的皇帝就经常遭到言官的批鳞谏诤,以致于皇帝也怕起言官来。

如万历皇帝一日在宫里演戏嬉乐,忽闻巡城御史呵呼声,亟命止歌。为什么呢?他说:“我畏御史。”监督、制约朝廷重臣则是明代言官的主要职责,而从明代的历史看,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言官的弹劾和抨击,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

明代政坛上为祸甚烈的宦官,同样是言官监视、打击的主要对象。那些依靠皇帝或皇后逐渐权势熏天、炙手可热的宦官,经常受到来自言官的舆论制约和冲击。以至于连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都不敢与之抗衡。被言官们攻击,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