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没有那种一看到就觉得很亲切的感觉,但也不至于厌恶和不喜,挨个给他们备注了姓名和身份。
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说不定还是潜在客户!
骆启专业搞餐饮的,手底下的好厨师不少,这顿饭吴普吃得还挺满足。
虽然他舌头灵,吃着觉得有点小缺陷,不过既然是免费蹭的饭,他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骆启却按照惯例把厨师喊了出来,让尝遍了各种美食的堂兄弟姐妹给厨师提提意见。难得人这么齐,不利用一下可惜了!
吴普见骆启和厨师态度都很认真,其他人也都各抒己见,顿时来了兴趣,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一圈人都说完了,就剩下吴普一个。
骆启想到吴普流落在外,可能没尝过什么好东西,不由有些懊恼。
这点评环节是不是对刚被骆家认回来的堂弟不太友好?
骆启正想着要怎么把话题带过,就见吴普已经就着自己面前剩下的半道菜和厨师交流起来。
从食材讲到刀工。
从刀工讲到火候。
从火候讲到摆盘。
表面发言: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际意思:都不咋地。
骆启:“…………”
不是,吴普这小子张口就来胡吹乱侃就算了,你个做菜的还在那频频点头是怎么回事?
真就一个敢说一个敢听了!
苏轼试了试新笔和新墨,感觉还算顺手,开始在画上勾画起来。
无人机将镜头调整到最佳角度,直播间里所有人都能看到苏轼落笔的姿态。
苏轼天性洒脱,写起书法来就有种潇洒不羁的味道,画画时给人的感觉同样是挥洒自如。
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个苏轼。
他不疾不徐地在画纸上勾画着芍药花的轮廓,不到一刻钟,那重重叠叠的花、交相掩映的叶就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芍药是草本植物,枝叶自然比不过作为木本植物的牡丹,所以曾被人拉出来对比说“庭前芍药妖无格”。
可苏轼勾勒出来的芍药却是丰丽闲雅,即便只有黑白两色,依然看得出苏轼当初所夸赞的“姿格绝异”。
苏轼笔下几乎没停顿过,将“玉盘盂”画完前后只花了不到一小时,可谓是一气呵成。
见苏轼收了笔,吴普不自觉吁出一口气。
他这才发现自己看到紧张之处,居然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