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好像呼之欲出。
就在这时,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
原本沉默的祝温书某根神经突然被牵动,直直地盯着她妈妈的手机。
这铃声,好像是令琛那首《听不见的心跳》?
“你怎么把铃声换成这个了?”
妈妈拿起手机看了眼来电,见是推销电话直接挂了。
“我支持支持我女婿啊。”妈妈说,“怎么样?周思思帮我弄的。”
“……”
祝温书没再说话,再次看向手里的怀表。
片刻后,她掏出手机找到令琛的对话框,想问问他是不是它送的。
临到发送前一刻,祝温书突然想到什么,把对话框里的内容全都删掉。
然后一言不发地拿纸巾擦了擦怀表,随即放进外套包里。
-
第二天下午,祝温书拒绝了爸妈送她的热情,坚持要自己去车站。
爸妈心里也惦记着牌局,也就没坚持。
一出门,祝温书就给令琛打电话,让他去某个路口接她。
令琛正在开车,确定地点后没再多说,只是告诉她今天有点堵车,可能会晚一点。
于是祝温书自己拎着小行李箱,朝约定地点走去。
今天是春节最后一天假期,路上许多行人都拖着行李箱,祝温书也不显得突兀。
到了地点后,她找了个长椅坐下,双手撑在行李箱拉杆上,朝路口张望。
陌生的车辆来来往往,鸣笛声此消彼长,祝温书看了一会儿,心知令琛不会这么快到,于是将冻僵的双手穿进了外套兜里。
手指猝不及防碰到昨天翻出来的那块怀表,那股冰凉的触感忽地从指尖蔓延到心头,让她整个人又倏然一颤。
她的第六感并非无缘无故,生活里有太多的细枝末节作证,这块怀表是令琛送的,只是他从来没提过。
一想到这里,祝温书反而有一股难以言说的低沉。
为什么是怀表呢?
祝温书不知道。
她只是想起自己大学时曾在图书馆翻到一本外国名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有一段话让她记忆尤为深刻。
“我的心像琴弦一样绷得紧紧的,你一出现,它就不住地奏鸣。我时刻为了你,处于紧张和激动之中,可是你对此却毫无感觉,就像你对口袋里装着的绷得紧紧的怀表的发条没有一丝感觉一样。怀表的发条耐心地在暗中数着你的钟点,量着你的时间,用听不见的心跳伴着你的行踪,而在它嘀嗒嘀嗒转动的几百万秒中,你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或许令琛没有想那么,是她自己太多愁善感——她总觉得,令琛在高三毕业这一天默默送出这块怀表,是带着诀别的心情,认定了两人从此一别两宽。却又希望祝温书能明白,他那听不见的心跳,曾经陪伴了她九千多万秒。
冬天的阴云沉压压地罩着这座小城,祝温书的手指悄悄在兜里摩挲着那块老旧的怀表,目光一次次地望向路口。
迟迟没看到令琛的车,倒是看见一个熟人。
穿着卡其色羽绒服的中年女人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路边买气球。
祝温书盯着她俩的身影,不知不觉笑了起来。
等人走近了,她才开口道:“张老师。”
中年女人牵着小孩回头,上下打量祝温书两眼,满脸堆着惊喜。
“祝温书?要回江城了?”
“嗯,等会儿就回去了。”
张老师以前不苟言笑又严格,班里同学各个怕她。
不过这两年听那些留在汇阳的同学说,她自从抱了孙女后像换了个人,见谁都笑眯眯的。
祝温书觉得同学们果然没骗她,比如这会儿,张老师就抱着孙女坐到了她旁边。
“怎么样啊最近,老师不好当吧。”
“挺好的。”
祝温书笑道,“就是小孩子不好管。”
两人聊了点儿教师心得后,张老师想到什么,又问:“你跟令琛在一起了吧?”
“嗯。”
对于张老师知道这件事,祝温书毫不意外。
毕竟还有不少同学跟老师有联系。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