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8章 当丫鬟的第十八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当丫鬟的第十八天(2 / 3)

;,万不辜负大娘子的苦心。”

怎么说她也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虽说大学学的是理科,但把认字捡起来应该不难。陆锦瑶让她学识字,正好不必去正院了,时间多的是。

读书,认字,陆锦瑶可真好。

————

正院早饭是孙大娘和李大娘准备的,做的是郑氏爱吃的酸汤馄饨,给永宁侯准备的是梅菜酱肉包,还有六七种小菜,三种粥。

就连糖三角豆沙包都有。

但顾见山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姜棠做的。

姜棠捏的糖三角,三面一样宽,豆沙包上面放一粒红豆,酱肉包上会放梅干菜。

和那日芋头馅儿的点心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里面是什么馅儿。

不过,是什么已经无所谓了。

不过是对一个小丫鬟好奇而已,既然她心有所属,他才不会做棒打鸳鸯的人。

顾见山夹了一个酱肉包,一口咬了一半,倒也还好,就是味道也差些。

一顿饭吃完,郑氏用的和平日差不多,永宁侯也吃不出有什么区别来。毕竟怎么调馅儿都是姜棠教的,只是品相上有些差别。

郑氏看顾见山用的不多,问了句,“怎么,身体不舒服?”

顾见山:“没有,只是没胃口。父亲母亲你们先用,军营有事,我去看看。”

郑氏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好在是饭后说的,不然胃口都倒尽了。

她指着顾见山的背影对永宁侯道:“你看看你的好儿子!”

永宁侯:“消消气,再吃个酱肉包?”

吃什么吃,郑氏看着就心烦。

但一想为了这些事不吃饭,也不值得,等永宁侯又让了一遍,郑氏接过吃了。

*

那日之后,顾见山很少着家,晚上回来的晚,回来都已经亥时了。早上走的又早,不到卯时就出门。

郑氏想和他说说春日宴的事都找不着人。

府里的绣娘已经把衣裳已经做好了,一套月白色,一套竹青色,但顾见山试都没试一次。

眼看四月二十五就到了,郑氏还没和顾见山说上三句话。

四月二十三上午,陆锦瑶带着姜棠来正院和郑氏商量春日宴的事。

郑氏面色发苦,心道真是冤孽,生个儿子是讨债来的。

陆锦瑶尚不知发生了何事,把带来的点心、瓷器……这些给郑氏看看。

点心准备了三样,带馅儿的点心有千层和起酥点心,每样都有三种味道,芋泥,抹茶,还有什么都不加的。

郑氏拿了一块芋泥糕慢慢吃着,心情逐渐明朗,开始专心致志地听陆锦瑶说。

陆锦瑶:“瓷器打了三样,第一套叫浮光跃金,第二套叫做雪光,第三套叫杏花雨。”

陆锦瑶一说完,姜棠就从箱子里把瓷盘拿出来给郑氏看。白瓷盘子里面撒了金箔,星星点点,用来放芋泥糕的。第二套颜色乍一看是白色,仔细看微微发蓝,用来装千层。第三套颜色粉黄,干干净净,看着赏心悦目。

三套瓷器除了配以不同的勺子、杯盏、碟子,形状也有些许不同。放芋泥糕的口要小些,放千层的口大些。

总而言之,无一不美。

放在手里,像是不易得的宝物。

郑氏啧啧称奇,“真是巧妙,哪家的瓷窑能烧出这么精美的物件来。”

陆锦瑶看了眼姜棠,笑道:“这都是姜棠的功劳。瓷器的样子是她想的,媳妇只是找人照着样子烧出来。”

郑氏诧异道:“都是姜棠想出来的,这点心也是她做的,瓷器也是她想出来的样子?”

姜棠忙道:“奴婢不敢居功。”

陆锦瑶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若不是有姜棠,这铺子媳妇也开不下去。母亲,姜棠还认字了。若不是亲眼所见,儿媳都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能这么快就识字读书。”

陆锦瑶和郑氏说姜棠一夜就读了《三字经》,每日五张大字,进步神速,“见舟都说她才学难得一见。”

姜棠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她不过是仗着以前学过,有先机,哪儿有陆锦瑶说的那么厉害。

陆锦瑶也太会夸人了,七分真三分夸大,她都要信以为真了。

郑氏道:“你愿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