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末世游轮> 第六十一章 松树谷的秘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松树谷的秘辛(1 / 2)

“如果我们不走码头呢?找个合适的岸边靠一下,能不能上去?”一个脖子上挂着透明潜水镜,身材和艾利克斯差不多的精瘦男人开口问道。

麦克从地图下抽出另一张图纸,摇了摇头,“这是这条海湾的水文图,两边的海岸线都是浅滩,没有码头,渡轮靠近不了岸边,会搁浅。”

其他几个男人看不懂水文图,不过既然麦克这么说,他们自然没理由怀疑,纷纷抱着胳膊,大眼瞪小眼地互望了一圈。

“就这样吧。”麦克轻叩地图,“没有其他办法,我们只能去这个码头,总不能一直飘在海上。这只是一艘过海的汽车渡轮,上面没有物资储备,燃料也不够远航。”

“那能支撑到这个码头吗?”光头男还是不放心的又问了一次。

“没问题,交给我来处理。”麦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把消息告诉其他人,估计我们还会在海上航行四个小时左右,大概傍晚前靠岸。”

讨论到此结束,男人们回到二楼船舱里,拿着地图把最新计划向众人解释了一遍,讲得非常详细。这是车队一直以来的做法,信息公开透明,可以最大程度阻止负面情绪的蔓延,虽然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可一旦清楚接下来将要面对什么,也就没那么容易慌乱了。

听着车队成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张晓拎着枪晃出了船舱大门,直接来到三楼驾驶舱,第一眼便瞧见库伯还窝在角落的沙发上,睡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之前的靠岸风波以及麦克他们商讨对策的过程,这位仁兄只怕全不知情。

张晓把注意力从他身上移开,径直朝驾驶台前的麦克走去,边走边问:“燃料真的够?”

麦克看清来人是张晓后,眯着眼睛答道:“如果这么航行的话,够呛。”

“那你打算怎么办?”张晓倒没有十分意外,只是理所当然地追问了一句,其他书友正在看:。

“利用这里的海流资料,计算风场,两个因素互相配合,选择最合理的路径,可以节省燃料。”麦克抖了抖手中的一沓数据,“我大致看过了,问题不大,就是速度起不来,可能傍晚才能到达码头。”

张晓下意识地往这堆资料上看去,发现几张白纸上用铅笔乱七八糟地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推算,而那支写字的铅笔正夹在麦克的指间……松树谷传奇、国防军搜索队队长、研究所特级研究员,记忆里的某些画面与这个看似颓废的男人重叠在一起,张晓忍不住脱口而出:“你真的只是州救援队的志愿者?”

麦克面不改色,反问道:“你真的只是华夏的留学生?”

沉默,陡然笼罩。

没人再多说什么,麦克继续埋头研究他的路线,张晓则回到了二楼船舱。不等她坐进原先的位置,苏宛晴和方小蕾忽然凑了过来,两个丫头神秘兮兮地看着张晓,看得她莫名其妙。

“干嘛?”张晓边坐下边问。

“你去过松树谷基地吗?”说话的是苏宛晴。

“没进去过。”张晓斟酌着回答。

“菲利普说,松树谷基地其实是人造飞碟基地,是真的吗?”苏宛晴指了指吧台附近的沙发,一个被不少人围起来的年轻男子,表示那就是菲利普。

张晓瞟了一眼,发现这名男子正是之前拿撬棍和丧尸搏斗的小伙子。

“你的那个朋友,消息灵通,又是基地内部人员,他跟你透露过吗?”苏宛晴一脸好奇。

张晓啼笑皆非,她意识到这群人在讨论什么了。

重生后,为了让自己的末世计划更为完善,张晓也对松树谷基地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调查过程中她才得知,原来这个基地在某个圈子里十分出名,却不是因为它的官方名声,而是因为民间的各种谣传。

据说,松树谷基地的军事卫星研究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名头,它的真实身份,是地球上最大的人造飞碟基地,里面的飞碟全部由人类制造,并非外星产物,使用的是几十年前便已经发明的技术——新能源与反重力推进系统。更有甚者,直接说飞碟科技都是外星人提供的,松树谷地下基地其实是美国境外的“五十一区”,下面有类似“星际之门”的传送装置,连通美国本土和外星球,能令人瞬间移动。

总之,各种小道消息,传得神乎其神言之凿凿,使这个基地在外星人爱好者间颇具盛名。这位菲利普恐怕就是其中之一。

“基地下面有一个巨型停车场,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飞碟像小汽车一样一排排地停在上面。”菲利普手舞足蹈地向众人描述着,“美国曾有一位内部人员出书披露过松树谷的内幕,说他的一个空军上校朋友从内华达州的一个门进去,两分钟后,这个人已经站在咱们的松树谷基地了。”

他的话引来旁人一阵惊叹,但显然也有嗤之以鼻的。

“是真的吗?”苏宛晴半信半疑地看着张晓,“莫非就是因为拥有外星科技,所以松树谷基地才最安全?”

张晓哭笑不得,她在松树谷住了八年,连飞碟的毛都没见着,要是真和外星人合作到那种程度,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