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片倒的局面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今天面对的情况也是刘协早就能预料到的,可他就是不甘,因为他太清楚这一刻的到来意味着大汉国祚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刘协在朝堂之上扫视着所有的大臣,最后目光落到了典默的身上,不知为何满腔的恨意开始翻腾。
是你,就是你导致大汉走到了今日的地步,若不是你辅佐了曹操,他不会有今日的成就,若不是你三番两次阻拦刘备,朕也不会有今日之祸,都怪你!
他的目光中带着阴冷的恶毒,好像恨不得把典默给生吞了。
典默感受到了他的恶意,只是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这货有气又不敢朝着老曹发,逮我身上出了,算了,我也给了你一顶帽子,咱俩扯平了。
典默干脆低下头不看刘协。
但这一幕都被曹操看在了眼里,他冷笑一声,转身走到朝臣序列的后面,一把拉过典默走到了殿前,问道:
“陛下,臣世受国恩,为国尽忠是本分,虽然有些成就,平了些祸乱,却不敢居功,今日朝臣们所请臣万不敢当。”
说完这句后,他的眸子也突然冷了下来,仰头盯着刘协道:“但不知这一切与己吾侯有什么关系,陛下的目光,似乎恨不得活剥了己吾侯,他有何罪?”
在老曹的气场之下,刘协的目光瞬间就和善了过来,正想解释的时候,郭图已经举着玉牌站了出来。
老曹给了风向,很多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反应最快的就是郭图,他太需要在曹操和典默面前刷一波存在感了,于是捧着玉牌道:
“微臣知道丞相北收四州之时,逆贼刘备曾撺掇荆州军欲偷袭许昌,被己吾侯轻松化解,莫不是陛下是为此事迁怒于己吾侯?
刘备是逆贼,陛下却有心偏袒,是不是说这满朝臣子还不如一个刘备,或者说陛下的心中认为刘备才是忠臣,微臣等皆是逆党啊!”
郭图最擅长的就是给人一顶罪恶之帽,他雷厉风行,让刘协和一干帝党都看懵了,刚刚入朝就敢这样说话,他是第一个呀。
失策,竟然让他抢先一步,我才是军师的高徒,笮融赶忙也跳了出来,道:“陛下虽非明君,好歹知人善用,任用了丞相这等忠臣,可方才的举动,却忠奸不分,令臣等、令天下之人寒心啊!”
再之后,曹操身后的大臣们也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刘协指指点点。
刘协只觉得脑袋发胀,朕不过是看了他一眼,你们...你们用得着这样吗?
“爱卿...你们言重了,朕只是好奇,大臣们都在劝朕为丞相晋位,己吾侯为何一言不发。”
典默拱手道:“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原来如此。”
刘协点点头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这个典默太麻烦了,看多一眼都差点被这群佞臣的口水淹了,说多几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他拿起刚才程昱递上来的奏折,一脸绝望,颓然道:
“丞相为过平乱,功在社稷,不厚赏不足以安朝局民心,朕特赐丞相为王,封地魏郡,冕十旒,乘金车,出入天子銮仪。”
“臣拜谢陛下天恩。”
“陛下圣明!”
很好,一切就这么敲定了。
圣旨是下了,不过老曹的身份要想彻底坐实还需要挺长的一段时间。
封王不同于其他的职位,只要刘协下旨,过尚书台,赐了金匮玉谍就算完事了。
封一郡王,在这个郡里曹操就是天子,要设朝廷,三公九卿,完全是国中之国,这种事情的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
刘协下完圣旨后就要去太庙祷告,完事后选定良辰吉日,曹操沐浴更衣接受王玺,点拨魏国的三公九卿等朝臣。
最后,才是带着这一行人去上任,从此除了朝贡以外,任何事自己做主。
退朝后,除了董承等人留在了未央宫里安抚刘协,其他人都跟着老曹转身离了大殿。
曹操没有避嫌的与典默肩并肩同行,原本想要上前说上几句奉承话刷存在感的大臣们就不敢过去了。
谁不知道你俩是什么关系,刚才那一幕都把他们羡慕坏了好吧。
刘协不过是看了他一眼,就跟踩了你魏王的尾巴一样,要是有天魏王能这么对我,死了也值当呀。
曹操双手背负的走着,随口道:“那小子有气不敢朝我撒,倒是委屈了你。”
“这有什么,今天这一幕就算是揭开了魏国王朝的辉煌篇章,对大汉意味着什么,陛下还是很清楚的,有些脾气,在所难免。”
曹操忽然发笑道:“你刚才说的挺有意思,那小子听后脸都黑了。”
出了宫门后,曹操就上了车驾,把典默也拉了上去。
在马车里,曹操揭开帷帐看了一眼车外,目光掠到了失魂落魄的荀彧,他便放下了帷帐看着典默,叹了口气道:
“我看到了,你刚才拉着文若,多谢你了,如果你没拉着他...”
曹操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