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山的表现证明他心中肯定有鬼,而我耗光耐心,也没能撬开韩宝山的嘴,我看着面相憨厚又自作聪明的韩宝山,气就不打一处来,我把讯问扔给同事,自己再次带人到了韩宝山家中。
这次韩本立妻子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告诉我:“我见到韩宝山回来,就问他本立哪去了?韩宝山说1月24号以后还见过他,说本立没挣到钱,去别处打工了。”
韩宝山的话瞬间引起了我的怀疑,韩宝山为什么要强调24号这个时间点呢?
专案组已经确认韩本立24号被害,韩宝山不可能24号之后见过韩本立。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韩宝山在故意释放错误信息,让其他人以为韩本立在24号以后还活着。
要么韩宝山自己就是凶手,要么他在帮凶手摆脱嫌疑,总之,韩宝山的死,韩本立必然知情!
我赶忙拿着掌握的最新证据,再次询问韩宝山。
面对DNA的比对结果和对韩本立妻子撒下的谎言,韩宝山无法自圆其说,终于认罪,承认是自己杀害了韩本立。
但韩本立接下来的供述却出人意料,不仅老董感到意外,就连队里那些拥有二三十年办案经验的老民警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韩宝山和韩本立所谓的打工,其实是帮雇主杀人。
而这位雇主,不是别人,恰好是失踪已久的王希元。
2009年9月份,王希元通过电话找到了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
王希元因为开养鸡场,做家禽饲养销售的生意,经常到外地进货销售,所以认识的人比较多,人际关系复杂,也正是经常在外跑,让他认识了天津的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
在电话里,王希元跟他们俩谈了一笔交易,即他出十万块,让韩宝山和韩本立帮他去杀一个人。
韩宝山和韩本立两人很快同意了这笔交易。
王希元让他们杀的是一个叫张本岭的人。
这个张本岭和王希元是一个村的,都是王市村人。
三人谈妥之后,韩宝山和韩本立很快就来到了商河县城。
他们的暗杀没有像影视剧里的情节一样,到了商河找到猎杀目标,然后干净利落,简单高效地完成任务。
现实中的两人恰恰相反,实施的几次暗杀行动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两人制定的暗杀计划以制造各种意外为主,比如制造车祸,在张本岭的车上安装定时炸药等。
他们制造的各种意外也都因各种意外的出现而失败。
但两人毫不气馁,坚定地使用以定时炸药为主的暗杀方式,辅助以斧子榔头等工具。
不过他两人似乎有点背,或者似乎制造炸药的手艺还不到家,韩宝山在张本岭车上装的炸药,还没等张本岭开车,就提前炸了起来。
这一炸,不但没伤到张本岭分毫,反倒让他提起了警惕。
王希元见两人迟迟不成功,于是把杀人费用提高了到十四万元。
但韩宝山和韩本立的暗杀行动,并没有因为费用提高,而提高了暗杀张本岭的几率。
两人在商河县呆了四五个月左右,制造的暗杀行动不仅没伤到张本岭,还把暗杀经费花得精光。
两人打电话给王希元,他们已经没钱了,让他再追加些暗杀经费。
这时的王希元已经没有了耐心,他给韩宝山下了最后通牒,要他们快点杀死张本岭,如果还杀不死张本岭,那么给韩宝山两个选择:“一是韩宝山杀死韩本立把两个人的钱都给他;二是王希元找人合伙把韩宝山弄死。”
总之,他们两个必须死一个。
通话结束后,韩宝山很快就组织了一次暗杀行动,这次行动也毫无意外的失败了。
暗杀张本岭彻底失败后,韩宝山选择了向同伴韩本立下手。
在返回的途中,走到僻静处,韩宝山袭击了韩本立,两人发生了厮打,在打斗的过程中,韩宝山拿到了那把加固后的斧子,他用斧子疯狂敲击韩本立。
韩本立就这样死在了韩宝山的斧头之下。
杀害韩本立后,韩宝山叫来了王希元。
王希元把韩本立的尸体送到了那个荒僻的机井里抛尸灭迹,而机井距离王希元的家仅仅只有两公里的距离,他车上带血的树叶就是那时留下的。
事后,韩宝山独自一人回了天津。
那么王希元去哪了呢?
通过韩宝山的口供,专案组一致认为王希元畏罪潜逃了,但蹊跷的是,此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踪迹。
说起见王希元的最后一面,很多村民都印象深刻,因为那天正下着雪,天气也雾蒙蒙的,路上能见度低,看不清多少人,商河几乎很少出现雾加雪的天气。
老董带人很快来到了商河气象局,一查询才发现,只有3月9号这一天出现了雾加雪的天气情况。
为了慎重起见,老董还查询了3月9号前后一两个月的天气情况,尤其是3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