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爸爸,爸爸你醒醒!”
一声声女孩惊恐、无助的哭喊打破了黑夜宁静,关小云用尽全身力气摇动着父亲的身体却得不到半点回应。
“妈妈呢?妈妈!妈妈!”见始终无法叫醒身边的父亲,她又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小孩的想法很简单“找到妈妈来帮忙,一定能叫醒爸爸,爸爸最怕妈妈了!”。
小女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摸索着走到昏暗的屋里,挨个房间找妈妈。厨房没有,客厅没有,卧室没有,后院也没有。
“妈妈呢?妈妈!妈妈!”女孩又哭了起来,与刚醒来看到父亲昏迷不醒时的惊恐不同,这次的哭声里更多的是委屈。她想不通为什么爸爸不起来,不抱抱自己,明明平时她一叫就会醒的(哪怕喝多的时候);她想不通为什么妈妈要和自己捉迷藏,明明每天回家不用喊妈妈就会赶出屋抱抱自己的。
找不到妈妈,女孩再次拖着疲惫的小身躯回到爸爸身边,弯下腰,抓住父亲肩头的衣服使劲往自家院里拉。她现在有些害怕了,她想回到屋里,那里是她的家,那里有她的爸爸妈妈,只有在那里她什么都不怕。
“要把爸爸拽回去!”她这么想,也这么做,可惜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如何能够拖动成年男子,她折腾了半个时辰,尝试了各种方法,累的满头大汗,拽的手指通红,就连心爱的小白鞋都因为蹬踹沾满了泥土,而关念的身体却只是被挪动了半米。
整个过程关小云没有哭泣,只是咬着嘴唇一次次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最后她累坏了,再次钻进父亲的怀里,睡着了。
她能听到父亲的心跳,能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她不害怕了,睡得很安心,就像昨晚睡在家里的床上一样。
“小云。小云。关小云!”半梦半醒间女孩好像听到有人叫自己,但她实在太困了……
女儿都苏醒了,关念却依旧毫无知觉,这本身就不正常,就算他替女儿承受了大部分冲击,但以他身体的条件也不应该昏迷这么久。
其实现在的关念也很郁闷,他感觉自己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四周都是黑暗,他可以思考,可以在这个空间小范围移动,却无法离开。他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和与肉体的连结。 “鬼压床”?精通医术的他很快否定了这种猜测,修士禁锢灵魂的法术?有可能。关念在涉猎的书籍中看到过修士用符咒、法器之类手段禁锢凡人灵魂的记载,但都没说禁锢了会怎么样,想来那后果是“不怎么样”的。
昏迷前看到的最后一幕就如利刃插在心口,他恨不得马上醒来去救妻子。他像只没头苍蝇在黑暗中乱窜,很快察觉到这个空间没有出口,看似狭小却又走不到边界。关念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开始尝试运行辨力,想看看现在这种没有肉身的状态下能否使用“瞳术”。
“果然有效!”
随着辨力的汇聚,四周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虽然依旧是茫茫的黑暗,但关念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个“空间”并非无限,而是类似迷宫,只因隔绝了光线让人无法视物,产生错觉。辨力让他恢复了一些感知能力,但要想走出迷宫还是要能看到相应变化才行。
“没有光双眼就无法视物,无法开启‘瞳术’。”关念把辨力凝于双眼反复尝试,最好成绩是出现了光感。尽管离成功还早得很,关念却备受鼓舞,充满信心,那一点点光起码证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
“难道要达到传说中的‘隻眼’境界?”
关念这些年没少读书,尤其是关于“医道”方面的书,自然也对“隻眼、妙手、仁心”这些名词有所了解。医道虽然小众,但也算得上博大精深,很多人一知半解,比如之前殷宏在茶楼卖弄见识,认为关念已经开启“隻眼”,其实就是错误的。
医者行医讲究“望闻问切”,关念前夜“酲览悟道”,觉醒了最难领悟的“仁心”却并非“隻眼”,他白天表现出来的瞳术,虽然不凡但也只算“观望之术”的范畴,“观望术”根据能力深浅可分 “观症”(外伤手术)、“查疾”(小病)、“探病”(重病)、“窥灶”(找到疑难杂症病因)、“望气”(可看凡人气色、修士境界、珍药宝华)、“破瘴”(洞察本质,甚至一些心理疾病和灵魂损伤),这都还只算的上医道的“超凡”领域,至于“隻眼”已经是“入圣”的门槛了(当然“仁心”更是入圣的条件)。
真正的“隻眼”可通过医道理论解构世间万物,如阴阳、五行、生死等大道规律,已经不在“瞳术”的窠臼,位列修行界三大法目之一,端的神妙异常。(其余两大法目关念不知道是什么,作者知道,等到后文再详解。)
因为“仁心”的加持,关念的“观望术”刚练成就达到了“望气”的境界,已经达到江湖上那些自称名医的高度。殷宏之前为了化解血脉隐患四处求医问药,多年下来也接触了不少,那些所谓名医为了拔高自己,常常会把“观望术”吹成“隻眼”,这也是殷宏误解的原因。真正的“隻眼”修士界都少见,江湖里怎么会有呢?这也怪不得殷宏孤陋寡闻,道听途说。
“‘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