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巾起义以来,遍及多州,黄巾军破县攻郡,对大汉朝廷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朝廷内部,面对黄巾军的遍地开花,第一件事,乃是解除党锢!那时朝廷可还不知晓张角有着九阶的修为,乃当世至强者。于是朝廷认为,黄巾贼子,在大汉军队面前,不过小患。但如果党人在这时候,也趁势而起,那就是内忧外患,内外呼应,那就是大患!
所谓党人,就是结党的士人。士人可以做官,一旦结成党派,那么就是一个权力团体,这个团体在与皇帝争权!
明面上,党人是与太监阉党对立的,这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但实际上,细数大汉朝历史,不是太子而登上皇位的比比皆是,由大臣和太监拥立上皇位的,也不在少数。
皇帝的权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灵帝开启了第二次党锢,禁锢党人做官,且不少党人被杀,被流放。
黄巾起义时,于朝廷斗争取得胜利的灵帝与宦官,第一反应就是安抚党人,不然,只怕大汉朝又要换一个皇帝了。
反正皇帝是姓刘的,还是大汉天下,还是刘家的天下。
党锢解除,大汉朝内部的问题暂时没了。开始平定黄巾,黄巾中,多是农民且没有经过训练,真的打不过朝廷军队。
张角自然也知道,于是发出了聚集的命令。近处的,都聚集到了张角手下,远处的也聚集在各位渠帅手下。
广宗城,聚集了近三十万人!其中有十万左右青壮,整合成军,而其余的二十万人则在城内,负责后勤。
与秦鸣所知晓的历史不同,九阶的张角太强。汉末三将,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都来了广宗,张角也懂一些兵法,派张梁带五万人于城外扎营。
城池与营地互相配合,汉军攻城,则营地侵袭干扰。汉军攻营,则城池侵袭干扰。
但汉军军力不弱,兵力相当,也是十万精锐,分为两部分。
皇甫嵩和朱儁带五万人,包围广宗。由卢植带五万人,对决张梁。这一决策,体现了汉军的自信,自信卢植必能胜过张梁。
广宗这边,张角为防汉军还有军队插入张梁的战局,不只是防守,还敢于开门出击!双方在广宗城外互相限制,留给了卢植与张梁的对决舞台。
张梁败了,堂堂正正的败了。卢植没有什么计谋,完全就是统帅大军,开启军阵,单独的士兵素质强于黄巾军,训练配合强于黄巾军,军阵也强过黄巾军,于是正面交锋,一战而败!
甚至主帅张梁也不小心陷在军阵之中,还是张角大发神威,独身御空,风雷随身,闯入军阵中,救出了张梁。
张角这一出手,直接震惊了天下。什么时候,大汉天下竟有了这般高手!
此前,世人不知张角的具体实力,卢植也是如此,才会让张角自军阵中救出了张梁。不然,五万士兵的军阵中,独身一人,便是九阶,一旦被困,也没那么轻松!
汉军围住了广宗城,紧急去信朝廷,九阶高手,多年未出,不能小觑。于是朝廷派出一个老太监,带着圣旨,来到广宗城外汉军大营。
同时,还调遣了董卓,带领着五万精锐,赶来支援。
在这段时间里,因为张梁大败,广宗城内忙着稳定军心,补充士兵,紧急训练,也错过了最佳的出战时机。不然,凭借张角个人实力,带着黄巾军出战,胜率是偏高的。
等到黄巾重新准备完毕,张角才出城一战,这时候,朝廷的增援也已经到了。这一战中,老太监动用圣旨,引动大汉国运金龙加持,有了暂时的九阶实力。
而张角则是带着万人的精锐黄巾,结成军阵,军气加持下,张角已经无人可挡!
老太监与张角的战斗中,张角一直处于上风,伪九阶的老太监配合大量的七阶高手,也只能勉强起到牵制的作用。皇甫嵩亲率大军,以更强的军阵才堪堪拦住张角。
士兵们经过训练,结成军阵,就会产生军气,而军气的强度则由士兵的身体素质,纪律性,以及所结军阵的强度等种种因素决定。
大汉军队一方的军阵明显更强,但张角可是九阶高手,在军气的加持下,挥手间,风雷涌出,所向披靡,就连张角麾下的黄巾精锐,每一个黄巾兵身上都有电光流转,攻击汉军能够带上麻痹的效果!
战斗打了一个多时辰,汉军一方,七阶高手死得所剩无几,皇甫嵩的军阵还能勉强运转,但士兵也是大量死伤。这处战场,汉军已经有了溃败的形势。
也就在此时,董卓所率领的骑兵进入战场,切入的时机恰到好处,一举将黄巾军分割!皇甫嵩抓住机会重整军阵,汉军再次呈合围之势,稳住阵势。
而张角则大发神威,无尽的风雷出现,狂风怒号,神雷天降!清理出了一片空地,张角也趁势聚集了黄巾军,但就这短短的骑兵冲锋,黄巾军就损失近半!
皇甫嵩指挥军阵围住张角,董卓在外游曳,随时会发起冲锋,又有着伪九阶的高手限制,真是豪华的阵容。但黄巾有张角,当世无敌!此处局势还是难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