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大队长和三队长来了,他们说:“来看看你们过节张罗的怎么样?能自己做好年夜饭吧?要做不了去我家和三队长家里吃去。”
王建国郑峰打招呼,说:“程榛唐爱红张静宁做的饭,看的我都馋了。”
等他们进了屋子,说:“呦,不错,还挺丰盛。”王建国说:“大队长和队长在这儿吃吧。”
“不不。”两人纷纷拒绝,“家里都做好了,只是来看看你们第一个春节能不能搞好。不错,那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也回去吃饭了。”
这时候,程榛回自己屋,把小锅里的莲藕排骨盛出来端过去。
开饭了。大家坐好,唐爱红看见了自己面前的酥肉蒸碗,张静宁看见了自己面前的莲藕排骨汤。
她们伸手抱了抱程榛,说:“谢谢你。”“不客气不客气。”程榛嘻嘻哈哈。
王建国见了说:“不公平。为什么她俩特殊待遇。”被张静宁打回去,说:“我们可是姐妹情,你们算什么。”
男知青说:“我们也是兄弟情啊。”唐爱红和稀泥,说:“一起吃一起吃。”
张静宁不干,说:“你们挑什么理,这不一桌子北方菜吗?我的菜只有一个。”
男知青只好偃旗息鼓。
吃饭。男知青拿了瓶酒喝,三个女生不喝酒,只是单纯吃饭。程榛尝了口肘子,还好,炖软了,也算入味。她又尝了口鱼,还是凉鱼好吃,旁边的一点汤都凝结成冻了。
程榛把年糕吃了一块,红糖年糕尝了尝,没啥差别,就是甜。她又夹大黄米年糕,这个跟盘子粘在一起了,只能一小块一小块的往下拽,拉丝效果满满啊。
……
男知青互相敬着酒,这个说:“新年快乐啊。”那个说:“同乐同乐。”把三个女生逗得不行。
一顿饭吃了半个多小时,程榛吃了个肚圆。起不来了。只好喊唐爱红:“爱红姐,能帮我沏杯茶吗?”唐爱红把茶端来,说:“小心烫。”
程榛一边喝茶,一边看着男知青和岑瑜归劝酒,一边内心吐槽,劝酒最无聊了。
一顿饭吃完,蔬菜先被抢光了。肘子下去了大半,两条鱼被吃完了,幸亏我事先留了两条。她又看看烤鸡,只剩骨架了,只有饺子剩的多一些。年轻男士的战斗力真的可以。
茶也喝完了,程榛打算回屋。
她有点怀念春节联欢晚会了。无论大家多嫌弃它,但它总能陪伴着大家嗑瓜子、吃糖果、聊天,直到半夜。而现在呢?眼对眼坐到半夜吗?别搞笑了。
这时候,王建国出去了一趟,拿了一架手风琴和今天买的糖来,说:“吃糖。”
程榛想起他们打回来的松子什么的,也不会炒,还放着呢,得学学怎么炒了,当个日常零嘴。
程榛忽然听到音乐声,回过神来,原来是王建国拉起了手风琴,还唱起了歌。
听着音乐,程榛觉得自己会唱,一个是自己会唱,一个是原主会唱,果然,大家都跟着唱上了。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果然耳熟能详,《英雄赞歌》。一曲唱完,大家纷纷鼓掌,要求王建国再来一个。王建国想了想,来了一首《喀秋莎》,对程榛来说,唱是不会唱的,但别人都会唱,程榛就安静听着。
等王建国停下,大家再次鼓掌,多才多艺啊。
王建国说,“郑峰来一个。”郑峰就站起来,唱了两首这个年代最普遍的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和《南泥湾》。基本大家都会唱,程榛的原身也会,自然等于程榛也会。等他唱完,再次响起呱唧呱唧的鼓掌声。
趁着间隙,程榛把冻梨拿进来,拿水泡过,放盘子上。自己先拿了一个,啃一口,嘶,程榛打了个哆嗦,冰凉,炸牙……汁水极多,有点沙沙的,吃冰沙的感觉。
大家也纷纷拿着吃。
这时候,郑峰也伸手拿了个冻梨,笑了笑,说:“请岑瑜归也来个。”岑瑜归推辞了一下,说:“我不会唱歌。”后来见无法推辞,他跟王建国说:“手风琴能借一下吗?”“当然。”
岑瑜归接过手风琴,边弹边唱了一个《红梅赞》,这个是唱江姐的歌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程榛听了,觉得这个年代的歌曲,确实有的很好听的,最开始的英雄赞歌最好听,红梅赞也好听。南泥湾和我爱北京天安门,南泥湾还好一些,另一首政z意味就太浓了,当然,也许现在的人真的是这么想的。
岑瑜归唱完,还了手风琴,说:“请我们女知青来一个。”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