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打王浩伤愈,对这双眼睛的温养就没停过,尤其是得了后续功法以后,虽然进展不大,卡在阴阳和合境界不得寸进,但好歹是转化真元的速度快了不少,而且转化效率也有所增加,原本一次也就转化一点,转化比为200:1,现在不仅转化比变为了100:1,而且时间大大缩短。以王浩最近的修炼来看,一次修炼可以转化10点。
不过真元与阴阳两气一样,都有一个上限,目前为50。,也就是说王浩现在大概可以透视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用完后还要五天才能恢复满。所以自然要省着点用,精打细算是少不了的。
“有诸内必形诸外”,玉石的内部的质地以及绚丽的色彩或者裂纹瑕疵,多表现于外表皮壳,出现各种各样的面貌,这就是毛料的“相”,视相的好坏,评判身价。
不过不到真正切开的那一霎那,内里的情况实难断定。即便表相再好,内里如何却也并不一定。时运不济的话,虽是老经验,有眼光的玉石老板,却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变数。可能色没透进去,可能是败坏的“魔”造成了各种毛病。
这里说的“魔”是几百年来玉石工人对于翡翠内部的假、丑、恶的称呼。与其相对的就是“圣”,乃是玉石天生的真、善、美。这些朴实的工人将这绚丽多彩已经变幻莫测的翡翠看作天地的造物,是天地的宠儿,所以会遭妒,被魔生病。被魔者出丑,生病者变贱,也这是因为此,美少而贵稀。
虽然表相无法百分百断定内里的情况,但也至少能给王浩一些参考,所以王浩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与赌石大家自然是没法比的,但稍稍分辨下品相如何却也不难。至于具体情况,不是还有法眼嘛?
不过于哥让人搬出压箱底的毛料,却是省了王浩一番功夫,这些能被于哥珍藏的品相自然不会差了,不仅不差而且是极好的,甚至一块毛料上已经开出了条玉带。
这块品相十分抢眼的毛料顿时引起王哥的注意。
“孙师傅,您给看看。”王哥拿着强光手电看了半天才站起身来,让开位置,招呼一旁的孙师傅。这位孙师傅就是王浩在机场里见到的那位书卷气十足的中年男,据说是某某大学的教授,对玉石很有研究,被王哥重金请来作顾问的。
这位孙师傅呆在一旁本就心急了,虽然见猎心喜却碍于老板在看总不能挤开他自己来吧?这会见王哥让开位置招呼自己,也不摆专家架子了,快步上前。
王哥一伙在研究那块表现最好的毛料,王浩也不去掺和,挑了块顺眼的,拉着小路姐过去研究起来。也不急着开作弊器,细细看着外皮表现,与近日所学一一对照,时不时向小路姐解释下自己也是半懂不懂的特征意义,耳鬓厮磨,倒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