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权商> 第十八章 说话做事但求无愧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说话做事但求无愧于心(1 / 2)

叶明四人走出筒子楼,坐上车,透过微弱的路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面纷飞的大雪。

向启珍安慰了陈佳几句,不过见她闷闷不乐,也就没再说话。

叶明望着她沉默的小摸样,内心泛起阵阵难受,知道一下子多了八万元的债务,任谁都高兴不起来,想了想,身子轻轻的向她靠了靠,嘴唇凑到她的耳边,在她精致美丽的小脸旁边,说道:“你们家窄,以后晚上都到我家去睡,好吗?”

叶明声音很小、很温柔,淡淡的热气吹到她的耳朵,让她的耳门子一下变得晕红。

女生一般早熟,又学过生物学,叶明的话传到她耳里,听着十分的暧昧,脸颊酡红的瞪了他一眼,却没有多少的气恼,别过脸,娇嗔的说道:“一天到晚就知道胡思乱想。”说完,输了口气,感觉内心的悲怆似乎少了些。

叶明把头伸到她的面前,轻轻的握着她软弱无骨的小手,舒舒软软,很是舒服,笑道:“你想到那里去?我们家又不是没有你的房间,我妈怎么说也是你的干妈吧?而且你忘记了,在你六岁时,说过长大后会嫁给我的。”

陈佳红着脸,低下头,想着两人那些儿时的记忆,嘴角露出一丝甜蜜的笑意,玉手挣扎了一下,小声说道:“你变坏了,”

车内灯没开,在前面坐着的叶建谦、向启珍,倒看不到他们手上的小动作,

叶明嘿嘿一笑,指尖在她手掌心轻轻划了划,陈佳身子抖了抖,没想到叶明这么大胆,有些恼怒的望着他,含羞似怒的眼神媚态横流,别有一番风情。

……

回到屋里,看着宽敞的客厅,再想象陈佳狭窄的筒子楼,升起一股满足感。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最容易满足,也最不容易满足。

陈佳在车上被叶明这么一骚扰,内心的悲伤减淡了许多,有点羞于面对他,刚一回家,带着娇艳妩媚,跑回自己卧室。

叶建谦在书房里看今天的晚报,叶明的那篇鼓吹深化改革的文章被他修改一番后,同时寄到了四家报社,包括中央党报《华夏日报》,西都的《西都日报》,上海的《解放日报》,广东的《南方周末》,这些是他在车上说的。

叶明并不知道这些权威报社,敢不敢让文章见光,但内心有些期盼。

期望,叶建谦通过这一篇文章能走的更远。最好是能从学术界跨入政界,这样的例子似乎并不少。那么,他也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干部子弟。

叶明笑了笑,把这些杂念抛开,捧着一个热水袋,盘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想看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这么大雪的天气,宜江还很少遇到,不晓得还会持续多久。

虽然外面已经乌黑,但确切时间还不到晚上七点,冬季的日头就是这样短暂。西都电视台还正在播放《西都新闻联播》,中央政治局委员、西都省委书记刘成东,视察了中州新经济开发区、中州钢铁公司、中州航空公司,提出企业要转变经营思路,扩大自主权,航空公司要准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等等,话题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

西都虽然地处内陆,但人口众多。在九二年时,人口就达到惊人的八千万,刘成东高配中央政治局委员,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几年后,西都省政治地位下降,就再难有这样的待遇了。

新闻中的中州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万,在1983年被中央作为计划单列市,工业基础雄厚,是三线内迁的核心城市。这几年还一直在闹着独立,不过这个声音在刘成东的强势镇压下并不强。

刘成东来西都快五年,本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西都这几年还算平稳,只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这老头今年六十有六,如果不能在年底的党代会中,继续入选中政局,明年初就得在政协人大继续发光发热了。

西都《新闻联播》之后,陆续的插播了几条广告,叶明特别注意到了其中的两条,是推广太阳神口服液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保健品市场在太阳神与娃哈哈合力挖掘下,逐渐的变得火热,叶明记不清两家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但在共和国企业史上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三株,在九六年销量达到八十亿。

叶明曾看过一本叫《中国人可以说富》的书,内心还被煽动的热血沸腾,立志成为吴氏父子那样的人才。只是,没过多久,三株帝国就变成昨日黄花,这本书也成了一个笑话。

叶明还在思索保健品市场的未来,天气预报播报员精准的普通话传来,叶明坐直身子,专心致志的看电视。宜江中到大雪,零下五到八摄氏度。

“据气象台报道,西都还会有持续降温天气,特别西都西南、中南,大面积的降雪天气还将持续三到五天。”

西都处内陆,经济欠发达,温饱线以下的人口,还占着全省十几个百分点。农村和一些城市的贫民区、城中村存在大量的危房。

九一年,夏季发生洪涝水灾,冲毁不少的房屋,很多家庭等洪水退去,又重新搬回去,内心闪过几分不安。来到窗前,隔着窗户看着外面,雪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