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权商> 第五十九章 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反应(1 / 2)

叶建谦接到申强的电话时,还在从兰坪赶回市里的路上。上任了一个月的时间,每个县都基本跑了一遍,他分管的有三农问题这一块,这是他主动提出的,不下点功夫肯定不行。

兰萍县在全市排名最末,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受九一年夏季的洪水影响很大,受灾面积上万公顷,许多农村家庭面临着青黄不接。而春耕工作开展的也不顺利,许多过度贫穷的家庭连种子都买不起。

中央多次提出农业问题是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问题,是会影响国家的根基。

叶建谦正皱着眉头思考问题,旁边的电话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接通电话后,听着申强叙述下午事情的经过,眉头皱的越发紧。

申强并不知道他的号码,想来是从向启珍的口中得知的。

叶建谦脸色阴沉的挂掉电话,宜江的治安在西都一向很差,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分布着不少涉黑团伙,这些团伙之所以如此的胆大包天,说到底也是由于和官场势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从去年开始,李卫国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掀起打黑风暴,起了敲山震虎作用。但李卫国来的时日毕竟不长,即便后面有着不浅的关系,也不能短时间内还宜江一个朗朗乾坤。

上任了一段时间,叶建谦对于市里面的局面隔岸观火,‘打黑’李卫国站在第一线,新提拔的市公安局局长王成为他冲锋陷阵,市长吴光迪稳坐钓鱼台。

徐开与高真落马,无异于掀开了宜江官场大地震,许多干部惶惶不可终日,几乎影响到宜江大局的稳定。

李卫国这段时间连续召开了数次全市干部会议,谈的最多的就是稳定,不能因为徐开、高真的问题而影响工作,也暂时放下了干部调整的事宜。

叶建谦知道李卫国承受的压力并不小,‘打黑’是在并没有得到大部分省委领导同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成燎原之势,牵扯出两位常委级别的人物,让省委一些同志大为火光。

即将走马上任的市委组织部部长徐喜明是省委组织部一处处长,恩主正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廖日进。

廖日进前段时间像吃了一只苍蝇一般离开,又岂会没有想法?但这项提名能在省委常委会上通过,就可以看出李卫国所面临的压力。

而宜江市的市长吴光迪也不是简单的货色,做秘书起家,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以前的大老板如今贵为某大部部长、国务委员。

在共和国,任命提拔直系亲属是很让人忌讳的,但是提拔自己的秘书就不成问题。许多干部之所以千方百计提拔自己的秘书就是希望老了有个人可以依靠,保住自己的荣光,不至于人走茶凉,沦落到门庭冷落的地步。

吴光迪后面的大老板才六十,要是不出大问题的话,还能为他保驾护航几年。

还有现任的市人大主任蔡建,前年由于工作问题,从市委书记退下后,一直表现的很低调,但随着省里挂起的阴风,又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屡次提出对于干部任命,人大要加大审议力度。不甘于当一个毫无实权的人大主任。这人在宜江干了三年的市委书记,势力也不容小觑,是个很老道的人物。

叶建谦想了很多,对于叶明的事,他不会出面,也不能出面。把事情捅到李卫国那里,公安局是那位爷的天下。除了李卫国,谁的仗都可能不买。

……

李雨熙闷闷不乐的趴着饭,这段时间与叶明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一个星期竟没说上一句话。看着李卫国接了个电话,面沉如水又拨了一个号码,内心不断咒骂,叶明不知好歹。一向天之骄子的她何时受过别人的拒绝,即便叶明是她的恩人,她也不会低头。

郑婉皱着眉头,李卫国能记住的号码就那么几个,能随意的拨打的除了市公安局局长王成,再无他人,对着重新走到饭桌前的丈夫,犹豫了一下,道:“大哥打电话来说要稳一稳,你知道自从爸爸走了以后就……”郑婉把话头留住,忧心的继续吃饭。

李卫国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宜江接连两个常委出现问题,省上不少人对他产生强烈的不满。他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在省委常委会上有人说他缺乏大局观,也不是不知道有常委想让他挪位子。好在省委书记刘成东还在挺他,把这些风声压住,不然他的工作也不用开展了。

李卫国也清楚刘成东支持是有限度的,更主要的还是看他岳丈的面子。死人的面子是卖不了多久的,郑家只是三流家族,在开国之际郑老爷子才区区少将,八十年代也不过是一名顾委里面排名靠后的委员。

但老爷子关系网复杂,处理许多东西能游刃有余。只是,随着去年十月份的逝世,就出现不协调的声音。

毕竟在第一代领导人时期,政治斗争十分尖锐,谁也不能幸免,有些喜欢秋后算账的人,奈何不了这些开国功臣,但对于后代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

李卫国清楚打黑冒着多大的风险,但他没想到的是刚刚掀起打黑一个多月,老爷子就去世,打黑当然不能就此终止,只是对未来却更加的难以预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