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很忙> 第201章 教育腐败,也敢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教育腐败,也敢说?(2 / 2)

如何,只要他们的教学质量是有所保证的,那么,它在千万恶之中,总还有一点可取之处。

事实上,现在的社会上,就有一股鼓吹容忍**的歪风。既然我们可以容忍社会上几乎各行各业都大量地、每日每时地存在着各种的**,那么,我们在身处这种**的氛围之内,也只能无奈地不得不吞咽着那样众多的**恶果。换而言之,我们对于“教育的**”,也就只能无奈地忍受它的存在。

而第二种**,却是“**的教育”。也就是教育者本身,背离了教育这个神圣职业赋予给他们的应有职责。教育者的职责是什么?简单说来,即“传道授业解惑者”。对被教育者来讲,教育者应当是求知的导师和行为的范式,作为高级要求,还应是被教育者之人格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至少在神圣的课堂里应当如此,。以此来看,就算教育者们通过“教育的**”牟取了种种肮脏的利益,但只要你能有效履行教育的上述职责,担负起一个教育者应有的任务,那么,如果按照最低评判标准来比照,也能勉强过得去。可有一些教育者却完全违背了教育的职责,或者说,他们丢失了教育的职责,而这样的人,他们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换而言之,相对于“教育的**”,这种“**的教育”更加可恶,也更加的让人痛心。

事实上,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和硕士博士教育,正在刮着一股日渐肆虐的浮夸歪风,泡沫盛行,学术“注水”,急功近利猖獗。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渎职行为屡见不鲜且不断壮大;而诲人不倦、诲人不厌的教育方式却正在不断离我们远去。

而我国的教育界拥有高级职称的学者以及拥有各种奖项和称号的“大腕专家”越来越多;“学者”们发布的论文、著作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且勇居世界前列,一些急功近利之徒,不愿伏下身子,不能忍耐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苦行僧”生活,在学界只混得短短几年便号称“著作等身”。然而,整个华夏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者、著作抑或论文,却寥若星辰。

近年来,学校升格、高校合并成风,改头换面、改牌换汤盛行,中专升专科、专科升学院、学院改大学、专业改综合,在一所大学里还要“学院和研究院林立,总部和分部丛生”;而且,相互间还惨烈地比拼、认真地竞争,恨不得都要叫个“世界大学”乃至“宇宙大学”的响亮名字。几年下来,我国的大学不可谓不大,培养的硕士、博士不可谓不多,只可惜:规模大则大矣,却无其质;学历高则高矣,却无其秀,我国目前的低水平教授、水博士已成为外国人嘲笑的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垄断性的行业,教育领域的**当然具有垄断行业的**特征。凡是有权力的地方就可能有**问题,而垄断行业的权力更大,**也就比非垄断行业更严重。教育消费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使得教育成为短缺资源,为控制教育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谋利机会。“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大多数的家长都舍得在孩子教育上花钱或投资,正是如此,一些单位专门利用教育资源谋取私.一些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对**危害认识不清,发案之后遮遮掩掩,甚至为**分子鸣冤叫屈,托关系说情,对查处工作产生了较大阻力。

而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系统最容易发生**的环节,都不是发生在教学业务环节上,而是在教育管理环节上。教育管理环节,才是教育**的高发地段和教育黑洞的主要分布地带。

教育的非市场化,必然要求管理者强化对教育的管理,也就是说,非市场化意味着权力的强化。但是,权力的强化,必然要求同时强化监督机制,而教育领域的权力制约机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权力的制约方面,教育界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的改革进程,这是这些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失误。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渠道多样,一方面是教育管理的权力膨胀、监督滞后,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权力的滥用和职务犯罪的增加。这就是教育**的症结所在!”

王浩晖这一番长篇大论,让现场的观众,以及林志铃都长大了嘴巴。心中直呼,王老板威武!你还真敢说呀?

而相比于现场观众的惊愕和担心,反倒是负责拍摄节目的于飞导演一点都不担心。反正这又不是直播的节目。到时候,大不了掐掉就是了,怕什么?

再说,于飞导演,也不认为王董会傻到不知道那些话能说,那些话不能说。如果王董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那他还怎么将公司发展到如今这个水平的呢?因此,于飞导演对王浩晖非常的有信心,同时,他也一点都不担心。

林志铃正惊讶地不知道如何接话的时候,王浩晖却已经自顾自地继续望下说了起来:“而针对**,我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加大监督力度,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的媒体,或者是现实的纪委,都应该发挥作用,让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能够变得纯洁无暇。”

……

求月票,求红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