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猛烈的抨击,他张说因为制造出一个安史之乱的祸根也会被更猛烈的批判。
陛下尚且是陛下,毕竟还没有人有几个胆子挑战皇权,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可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宰相啊,他没背景没人脉的,能不能当宰相还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情。
救命,张嘉贞还看着呢。
张嘉贞现在一定虎视眈眈,天幕结束后他就有本启奏了。
他一定要抓住自己的这个小辫使劲薅。
也不知道陛下有没有与他心生隔阂。
或是说陛下会不会推卸责任把这事都扔他身上去。
张说瞧瞧掀大眼皮,往李隆基那里看去。
之间李隆基满面红光,飞速在纸上写写画画。
完全没有注意到他。
陛下这是在回顾天幕?
顿时,张说对李隆基的敬仰之情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地乱涌。
不愧是陛下,要不怎么说就陛下能当皇帝,别人当不成呢。
就这份迷面对背刺仍然沉着冷静,就是他应当学习的!
真乃吾辈楷模,不愧是被背刺那么多次的鼻祖。
心理素质就是好啊。
张说受李隆基的影响,也开始沉下心来仔细回想刚刚天幕说的话。
【募兵制究竟是好是坏,可以肯定的是,募兵制一定是好的,它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分工精细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这话相当于是给张说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没事没事,募兵制是好的,他提出来的这个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真正有问题的是士兵素质不高,眼里只有将领没有皇权,以及在后期李隆基行政权和财政大权的下放。短时间内当然看不出什么,但是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军阀割据的场面。人的欲望都是不会满足的,如果地方有挑战中央的能力,他们为什么还愿意做一个地方官呢?】
李隆基两眼睁大:!!!
他真的把行政权和财政权给放下去了?
以后的他真的把权力都放下去了?
权力都放下去那他手里有什么?两手空空不怕被揍吗?
原来后期的他真的像天幕说的,已经懒到药石无医的地步。
第一次,李隆基因为他自己感觉到了无语。
他经过天幕详细的分析之后,意识到了大权下放的危害。
现在,他只想提起板凳,把那个下放大权的李隆基的脑袋给敲烂。
蠢货!扶不上墙啊!
要不是你我哪里用坐在这里挨骂这些的骂。
他在心里痛骂自己一番,然后小心看着天幕。
不许延伸了哦,他已经骂了自己,后人就不许再骂他了哦。
神音又把话题扯回张说的身上。
【现在我们聊聊张说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我们都知道,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在隋朝确立,真正完善,是在唐朝。】
张说听到行政改革,把手里的笔握的死死的。
刚刚天幕讲的军事改革是已经经过陛下首肯,并且施行了的政策。
现在这个行政改革是什么?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他应该还没有提出什么政治上的改革措施吧?
张说能隐约察觉到现在的机构布置不是十分合理。
他也正在想应对策略呢。
这天幕的出现就像大旱的土地遇上甘霖啊。
他打瞌睡天幕就来给他递枕头。
要说他在天幕这里还是能得到一点点的偏爱的吧?
毕竟当时关于姚崇那个天幕出现的时候,可是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姚崇他那蠢儿子已经嚣张跋扈多年,还有他手下那小吏,也已经犯了贪污之罪。
但是现在天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