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塑千禧年代> 907 研究研究(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07 研究研究(4k)(1 / 3)

阿里巴巴有可能亲自下场做“传统”团购。

这一消息一方面是有团购网站的暗示一方面是阿里自家的高管也有非正式的发声所以很快就传遍了业界。

理所当然的也引起了米团的重视。

顺理成章的米团掌门人雷君把这件事拿到了“易大哥”的讨论桌上。

易科这边负责与团购业务接洽的级别很高yms副总裁戚赫、华夏总裁刘强冬、供应链副总裁黎松清他们之前就给雷君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在易科的团队施加援手之后雷君更加意识到“战略和运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意义更加愿意听取“易大哥”的意见。

不过这次稍有不同的是戚总、刘总他们之前都很平稳现在在听到阿里的消息之后有着明显的凝重之色。

“阿里的销售团队是很强力的如果他们真要自己来做这一块业务绝对是团宝网、铛团网之上的挑战。”刘强冬给了定位。

“电子支付这一块的争抢不容小觑阿里的支付宝本来就领先我们易支付好不容易借助春晚打出了一些名声不能在电子支付自然延伸的接口市场被打回去。”戚赫第一考虑的是易支付的竞争。

“既然涉及到阿里的中供系那还是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们早做准备不管阿里什么时候下场也能匹配上竞争力度。”黎松清更为务实。

于是临安的耿德恒就被请了回来也列席参会为未来的竞争提供意见。

但是耿德恒是坐在雷君身边参加的讨论。

即便米团在与易科的合作中是弱势的一方可是耿德恒还是真切感受到方总所说的“事业上极大的提升”。

“阿里的中供系无疑很强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磨砺出来的个人能力也强。”耿德恒毫不犹豫的给出了对同行的认可和赞叹“而且阿里的这支团队打磨的时间很久规模又大一旦下定决心搞竞争那就是第一对手。”

耿德恒注意几位老总都在认真聆听继续说道:“中供系上上下下的员工规模估计有5000人是我们的两倍还多单单这个数量和体系就冠绝整个团购行业了。”

易科这方面的员工规模在2000人但本身的业务还需要人手支撑这次驰援米团除了抽调人手更重要的作用是就地招人培训如此才能长久的支撑竞争。

异地用人只是一时之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论起培训阿里的中供系更有特色它设立了一个比hr角色更复杂的政委体系来做销售团队的上传下达。

这一体系最初来自马伝组织高层观看《历史的天空》和《亮剑》后来又普及到一线销售团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此进化到政委体系。

客观来说阿里的政委就是业务型hr负责做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价值观管理搭档的是各级业务经理一起做团队的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清楚了中供系的这个特色也就更能理解它的战斗力。

易科的营销团队与之不同组织特色上依旧偏向传统公司但是快速成长的业务、完善的团队培训、优握的期权持股都在激励着团队向前。

只是如果把两支团队放在全国团购市场的发展来看至少上百个城市的管理需求无疑会让阿里把规模优势发挥到最大。

耿德恒结合整个市场和近期在米团的观察对易科与阿里的团队进行了客观的对比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是要与阿里竞争当务之急就是扩充城市团队的规模。

以易科的驰援计划来算800人逐渐分散到100个城市也就8个人150个城市就是5个人哪怕再抽调转岗来200个人与阿里比起来也相形见绌。

“这要是正面冲突打起来都是被围住啊。”耿德恒忧心忡忡。

雷君刚想说话忽然意识到耿总口中的“正面冲突”可能就是字面意思。

“阿里一时半会未必下场从他们三番两次寻找投资机会来看他们也是在犹豫是否从线上蔓延到线下。”刘强冬说道“如果阿里要做团购这会是一次战略上很大的转型可能他们需要时间来论证。”

戚赫饶有兴趣的问道:“刘总你觉得阿里要是这样转是利好还是利空?”

刘强冬略一思索答道:“阿里有这样的团队基础又不缺资金如果他们下决心这样搞趁着现在团购市场的混乱杀出一条血路我觉得阿里这是大大的利好。”

他继续说道:“但如果等到团购市场定型阿里再来搞也不会那么容易了。”

团购市场定型便意味着这个赛道里的公司也拥有了至少不太逊色于阿里的团队不然难以结束这样混乱的竞争。

从易科派出的中高层反馈来看当前的团购对手在城市管理这一块都不太成气候如果能让易科团队结合米团战略安心培养出一批推广团队米团的胜率是很大的。

黎松清眼看话题要偏提醒道:“说回阿里下场这个事。”

会议室里重回思考的安静。

如此一会刘强冬出声道:“阿里下不下场米团都得这样做我们就假设它下个月开始做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