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妻子的背叛:黑化为王> 第287章 不死洪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7章 不死洪门(1 / 2)

关于“洪门”的起源,这世上流传着许多的传说。

其中最被世人认可的起源,说洪门本是明末清初的第一个地下秘密组织,起源于少林寺的永化堂。

据说清朝初期,永化堂门下弟子五人,为保留汉传文化,秘密成立反清复明的组织,这就是传说中的“开山五祖”,这个组织,就是洪门。

世事流转,时光飞逝,经历了无数的时代变迁,当年的洪门早已经烟消云散,但是其护佑家国,依慕华夏的传统一直留存。

以至于那些出海的华人,只要是跟下九流沾一点边的,便会逢道上人便自称洪门弟子。

一来二去,海外的华裔,但凡是吃那口铁沙子饭的,人人都是洪门中人了。

仿佛只要是这样,他们的根就在。

所以有一个怪相,分明是堂堂华夏的组织,但是这个响当当的洪门,在海外的帮众,远远多过于本土。

早年间有三十万海外洪门弟子的传说,我还特意问过袁乘风这个事,说你们这个洪门,到底是如何起源,海外到底有多少人?

老头一脸鄙夷,说泰山小院里,洪门事迹记载的一清二楚,你还来问我作甚?!

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泰山上的书太多,记载的东西也太多,关于洪门的这一段,我还真是没看过。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海外帮众如何自称,但是洪门的总坛一直在香港,袁老头,就是洪门确确实实的,最后一任瓢把子。

因为洪门经由他手,散做了香港大大小小两百余个帮派。

所以香港的黑帮有个特点,总是称自己的帮派为“堂口”,称自己的人马为“字头”,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只要了解这段历史,就知道,他们原本就是洪门袁老头手下的一个个堂口,一个个字头。

虽是洪门烟消云散,从此兄弟自立山门,但是其根不可改,其志不可夺。

......

晚上十点,敦伦的夜空,乌云浓重,遮星挡月。

在唐人街巨大的楼牌下,我跟袁乘风两人,就那么斜倚着楼牌的巨柱而立。

唐人街,中国城里空空荡荡,所有的店铺都收了摊,一盏亮着的灯都没有。

远处传来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之声,更显得这里寂静空旷,一如死城。

我双手抱着胸,看看手表,差不多了,距离约定的40分钟,只剩八分钟了。

我笑看着面前这个老头,他的胸口起伏明显,这在一个勤修内功60余年的老人身上,可是不应该有的事情。

“老袁,你紧张啊?”,我嬉笑着问他。

老头一声嗤笑,过了好半天,他才瓮声瓮气的憋出一句:“谢谢你...”

我眨眨眼:“谢我?谢我什么?”

老头横了我一眼,我依旧嬉皮笑脸,他难得没有冲我发火,居然还是一本正经:“我替洪门数十万帮众谢谢你,没有你,洪门没有再起的这一天...”

我耸耸肩撇撇嘴:“老段说过,我是最不成器的判官...袁老头,你才是真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世间哪有那许多英雄,此生为人,不愧对天地,也就罢了...”

我情不自禁的鼓掌:“老头,你不发脾气的时候,说话是真挺好听的...”

袁乘风对我皱了皱眉:“你是怎么做到这样嬉皮笑脸无所谓的?就我看,那个丁家丫头,可是你的心尖尖、肉肝肝...”

我浑身上下打了个冷颤,感觉牙齿都发酸了:“我操,你们老一辈说话,都这么酸的吗?还心尖尖肉肝肝都出来了?”

袁老头冷哼一声,不再理我。

天上惊雷炸响,瓢泼大雨,终于落下。

......

远处十几台车首尾衔接,风驰电掣般驶来,随着尖锐的刹车声响起,车辆横停在中国城唐人街的高耸牌楼下。

随着车上的人杀气腾腾的落车,我算是明白了,丁铃怎么会一声不响就落了道。

至少有五十个人,人人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个个手里都有枪,其中好几个,端着的还是乌兹冲锋枪。

领头在前的那人身高应该超过190,比袁老头还要高出半个头去,他杀气腾腾,看着瓢泼大雨下淋成落汤鸡的我和袁老头,仿佛有些诧异。

这雨水打在身上,肆意的流淌,令人有一种放肆的痛快。

那人抬眼看了看写着中文的大字楼牌,满脸的鄙夷,一口浓痰啐在地上。

我感觉身边袁老头的身子一震,连忙不动声色的拉拉他的袖口,他似乎强忍着怒气,倒也没再有所行动。

那个满脸戾气的壮汉走到我的面前,抬起手里的枪,直直的顶上我的脑门,沙哑着嗓子:“你就是聂哲?!”

他的枪刚抬起来,原本一片漆黑寂静的唐人街内,灯光乍亮,黑压压不知道多少人涌出,直如潮水一般,将来人团团围住。

太平令出,这一夜陆续赶来唐人街的华人,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