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杀人。”赵观文解释道。
“赵侍郎,如此看来,应该判决,为何刑部办事推脱?”得理不饶人的王御史继续怼道。
御史和谏议大夫本就是怼人的,甚至后者还经常怼皇帝。
“王御史,此案表面虽说如此,但在侦办中,本官发现一些疑点,还需查验证实。正如陛下所言,若是张琛有罪,本官定不会偏袒;但若是另有原因,本官也不能冤枉他人。”赵观文有根有据地反驳道。
“疑点?赵侍郎所说的疑点,不会是故意捏造的吧。”旁边吏部侍郎任圜没能沉住气。
“任侍郎,你是吏部侍郎,案件侦办和审理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事情,若是有人觉得案子有问题,可以让御史台介入。任侍郎此时出来提及此事,倒是让本官有些怀疑阁下的用心。”赵观文又开启了他那怼天怼地的本领了。
或许有人不知道赵观文这个状元怎么来的,并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告出来的。大唐乾宁二年(895年)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