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又名岱山、岱岳、东岳等等,乃是华夏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自古以来,便是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的缩影,她是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
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
自古便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而刘正初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乃是因为泰山,住着一位著名的道家神仙。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在道经中记载,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一般亲切地称其为泰山奶奶,天仙圣母等。
华夏自古以来便有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而其中这个元君,指的便是碧霞元君。
这也是刘正初当时上山学道之时,唯一认得出来的神仙。所以他对这位元君的记忆,格外的深刻。
而且刚才那个美妇人口中,也曾说过元君邀请的话。这个元君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碧霞元君了。
果不其然,云辇来到了泰山深处,眼前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峰。这座山峰并不高,四周被其他山峰环绕。
唯一有所不同的,便是其云雾缭绕。看不清楚山中的景象。
待青鸾落地,云辇停下之后。山中的云雾自中间消散,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女仙,正站在空地前微笑地迎接众人。
这女仙的笑容温暖和煦,一看便是那善良之人。她身披红色丝绸坎肩,身着藏青色连衣长裙。
待众人下车之后,她便笑着上前,对着为首的美妇人福身行礼说道。
“娘娘能来,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那美妇人急忙将她扶起,握住她的手说道:“你我情同姐妹,切不可说那种生分之言。天地封闭在即,希望这次能一劳永逸。”
“唉,本就是两界交汇之处。谈何容易,好在姐姐来了,我也稍稍有了底气,请各位入内相谈。”碧霞元君摇了摇头说道。
说罢,便和那美妇人一边低声寒暄,一边向云雾中走去。少女蹦跳地跟在身后,似乎很是开心。
紧接着便是黑白无常,刘正初跟在最后。他低着头,消化着刚才从两位神仙交谈中,得到的信息。
碧霞元君竟然也称这个美妇人为娘娘,说明这个女仙的身份,是要比她高的。而如果刘正初没记错的话,碧霞元君,乃是天仙正道。
也就是说这个美妇人,实际的身份可能比天仙更高。而且刚才两个人说过天地封闭,难道他们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这跟自己的考核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黑白无常能掺和进,这种神仙的事情里?只要想清楚了这一点,那多半就能确定到底考核什么。
正当刘正初思考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白。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不知不觉,自己已经踏入了云雾中。
他整个人被云雾包裹,前方的众人也都消失不见了,他下意识的就想大声呼喊,却突然想到了之前黑无常的叮嘱。
于是他放下心中的恐惧和疑惑,慢慢地向前走去。他不相信碧霞元君会伤害自己,道经中记载,她是一个温柔善良,乐于助人的好神仙。
复行数十步,前方豁然开朗。这时刘正初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他周围的景象竟然全都变了。
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花香,被浓郁的灵气裹胁着扑面而来。仅是呼吸了几口,他就觉得自己气海内的灵气壮大了不少。
刘正初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住了,此时的他,正身处一座白玉雕琢的玉桥之上,周围郁郁葱葱,天蓝云轻。
甚至远处的山上,还有几只洁白的鹤,在云中追逐。
玉桥的尽头,是一片广场,之前消失的众人,也正好走到了广场中。
他极目远眺,只见前方远处,在那广场尽头,雾一般朦胧的云气后,似乎有什么东西闪闪发光。
他加快步伐,跟上众人向前走去。渐渐地,有水声传来,间中还夹杂着一两声,不知是何种妖兽发出,雷鸣一般的怪声。
他们越走越近,云气如温柔的仙女,轻轻围绕在他们身旁,逐渐拉开隐约的面纱,露出清晰的面目。
在那广场尽头,出现了一个无座无墩,腾空而起的白玉栈道,一头搭在广场,径直斜伸向上,入白云深处,如矫龙跃天,气势孤傲。
身旁有细细水声传来,阳光照下,整座栈桥散发七彩颜色,如天际彩虹,落入人间,绚丽缤纷,美妙绝伦。
踏上这白玉一般透彻的桥之后,刘正初这才发觉,原来在桥的两侧,不断有水流流下,清澈无比,但中间部分却滴水不沾。
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桥上,再被水流折射,形成了绚丽的彩虹。
这就是神仙道场!洞天福地!
刘正初忍不住心中感慨,走在他前方的黑白无常二人,似乎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他们比刘正初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