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049章 电报线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9章 电报线路(1 / 4)

听完了朱慈烺的一番话后,众人不由的眼睛一亮。<\/p>是啊,还可以这么搞啊。<\/p>几个到几个技术人员,顿时是摩拳擦掌道。<\/p>“陛下,倘若是这样的话,这个电报,还真不是难题。”<\/p>“哈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p>朱慈烺大笑一声,心情着实不错。<\/p>呃,电报技术。<\/p>本身就不是太难。<\/p>能够点出电这个科技树后,研究电报,实际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p>相比于无线电技术而言。<\/p>有线电报虽然成本高,而且不易铺设。<\/p>但是呢他的优点却也是相当之大的。<\/p>有线电报,只需要一电可以传输电的电路。<\/p>然后便可以通过简单的电磁铁,实在信息的传导。<\/p>当然了,这前提是需要,编写一份,可以对照的电信号码表。<\/p>如果没有这玩意。<\/p>就只能够跟最原先的有线电报一样,用二十六根电线,来表示不同的字母。<\/p>这样传递信息,就太麻烦了。<\/p>而当下,当朱慈烺祭出来这个码表后。<\/p>困扰有线电报的最大技术难题,便是迎刃而解了。<\/p>见几个技术人员,露出一脸的微笑,朱慈烺也笑呵呵的询问道。<\/p>“既然这个技术上,不是问题了,那么朕问你们,这个电报,何时能够问世啊?”<\/p>“陛下,只要有码表,顶多两三个月,就可以了。”<\/p>“不过,这编写码表,就有些困难了。”<\/p>“但饶是如此,最多半年,这个电报,就可以在我大明朝问世。”<\/p>“因为他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p>“嗯。”<\/p>朱慈烺点了点头,露出微笑,然后话锋一转道。<\/p>“这个码表在朕看来,也不是困难。”<\/p>“朕回头,给你们提供一个就是了。”<\/p>“陛下您还懂这个?”<\/p>众人不由一惊,看向了朱慈烺道。<\/p>“朕当然懂了。”<\/p>朱慈烺笑了笑说道。<\/p>他提供的码表,说起来也很简单。<\/p>无非就是,就是后世的五笔输入法。<\/p>本来,朱慈烺想要祭出来的杀器,是拼音,但是拼音的话,同音字又太多。<\/p>所以,他就祭出来五笔这个太杀器了。<\/p>通过简单的电信号,然后得出字母。<\/p>然后再通过这字母,判断出来文字信息。<\/p>如此一来,电报线路的码表问题,便为彻底的解决了。<\/p>一想到这,朱慈烺不由的,佩服起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p>他心说。<\/p>有了这玩意,大明朝与各地的沟通联络,大概会变的容易一些了吧?<\/p>而且,应该还可以,省下许多银子了吧?<\/p>对,绝对可以省下来许多的银子。<\/p>因为有了这个电线线路后,各地的驿站,就可以裁员了。<\/p>呃,也不知道会不会裁出来一个张自成,李献忠之类的人物。<\/p>同时呢,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更加的便捷了。<\/p>最重要的是,电报这玩意,可不仅仅只能够公用啊。<\/p>也可以投入到民用当中。<\/p>在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的时代。<\/p>据张洪偕所知。<\/p>这个有线电报局的收益,是相当的可观的。<\/p>就拿民国时期来说吧。<\/p>这发一份电报,花的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p>是按字算前的。<\/p>像是那些个军阀,每逢搞事,就喜欢通电全国。<\/p>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小军阀还真玩不起。<\/p>据朱慈烺所知,在民国时,发电报一个字,就有算三毛钱,也就是说,三四个字,一块现大洋就扔进去了。<\/p>可想而知,这个电报线路,有多赚钱。<\/p>这玩意,可不仅仅是只能够用于军用,还能够用于商业,赚钱是大大滴。<\/p>……<\/p>有了朱慈烺的提供的码表,电报线路肯定是没有问题的。<\/p>所以,在当天回去的内阁会议上,朱慈烺就开始商量一下,第一条电报线路,应该修在哪里?<\/p>“皇上,这个电报还是大有可为的。”<\/p>“第一条线路的修建,可就得慎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