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如果觉得有危险,大可以走人。反正没了我你们也能在山里面获得挺滋润。”
“大,呃,将军,是将军。咱们可都是拜过天地的,‘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可是天地作过证的,一句话就把咱们兄弟几个都给打发了,也太无情了吧。”
“好兄弟,大哥,哦不,本将军就知道你们都是好兄弟。奶奶的,要不是答应了太守大人要改一改身上的那个什么‘匪气’,老子还真不想叫这么拗口的称呼。”
“可是将军啊,我总是觉得袁术那厮撤的可疑。明明可以一直围着咱们,干嘛突然就撤走了。”
“是啊,将军。当初官军围剿咱们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突然撤了,就等着咱们出山……”
“哈哈,如果你们是担心这个的话我可以放心的告诉你们,我们这支部队只是个幌子,太守大人的部队就藏在我们后面,随时可以接应我们,我现在还就怕敌人不来呢。”
好吧,听了这句话所有人的头顶都落下了满头的黑线。虽然说大哥你这样信任我们,我们心里的确都好感动好感动,可是你这样随随便便大声豪气的将如此机密的事情说出来真的大丈夫么?难道你就不怕袁术在我们的周围安插了哨探么?之前已经证明我军内部叛徒那是相当的多,已经坑了大家一次又一次,话说城池能够守到现在还真是幸运星加身啊有木有!
所以你就知道,就算这些人交谈之后没多久就有一只疑似信鸽的鸟类从附近飞了出去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反正最近一段时间这里周边的天空经常能看到这种鸟类在天空中翱翔。
至于这些人所说的“太守大人”现在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意气风发的领兵在后呢?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因为那位“太守大人”不但还没有指挥军队开拔,反而正在府上与两位稚童想谈。看两位稚童身上的打扮,倒好像是要远游一般,身边更是侍立了好几位背着包裹的亲随。只不过令人稍稍有些惊奇的是,这些亲随的眼角正不断流出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好了,议儿、绩儿,我就不送你们了,等你们到了曲阿,一定要听元叹和兰蕙的话,不要再调皮了。切记一定要多读书,但不要随便评议朝政。平日在乡里可以与一些读书的同龄人交往,多听听他们都会说些什么,但不要轻易发表评论,不论是有不同的意见还是不明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去问元叹,元叹缜密持重,你们可以多听听他的见解。”
“叔祖大人,请问我跟堂姐夫能够学到如何战胜敌人扫平不臣的办法么?”
“呵呵,叔祖知道议儿虽然人小但是却很有抱负,如果时局不是这么乱,或许真的能够有机会达成出将入相的成就,成为我陆氏一门最有出息的孩子。但是现在却不行啊,现在这个时候,就算你有才华,如果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那么也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才能自己能够活到将自己的一身才学发挥出来的那一天,知道了么?”
“叔祖大人,您根本就没有回答议儿的问题,您可是说过的,逃避问题可是不行的。”
“呵呵~叔祖不是早和你说过么,只要你肯读书。什么道理都能够从书中找到。书中有如何做人的道理,书中也有如何为政爱民的道理,书中更有行军打仗战胜敌人的方法。只要多读书,用心去揣摩书中的每一句话,体会写书人的想法,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懂了很多。所以虽然暂时看起来好像是在逃避,但那是为了将来,为了家族,也为了你自己啊。”
“可是既然叔祖大人如此教导议儿。那叔祖大人为什么不和议儿还有绩儿一起走呢?就像您说得那样。为了将来,为了家族,也为了自己,您也可以选择暂避风头啊。议儿的父亲很早就离开议儿。所以议儿知道没有父亲大人在身边是多么难受的事情。虽然叔祖大人待议儿也很好。可是叔祖大人是同姓的家人。如果到了外姓人家里。绩儿不但要承受当初议儿承受过的痛苦,甚至还要承受外姓人家的刁难,难道叔祖大人就忍心看到亲子遭此磨难么。”
“原来你小子是在这里等着我啊。真是让人吃惊的孩子,或许我陆氏一门未来的声望,就要靠你这一系来振兴了。”
对于长辈的夸奖,“议儿”并没有露出开心的表情,反而更加悲切起来。
摸了摸两个小孩子的头,尤其是年纪更小一些的“绩儿”,更是被投以慈爱的目光,那目光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和不舍,但却仅仅只是持续了一小会,便被另一种坚毅的情绪所取代。
“先哲有云,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受君之命,牧守此地,若是弃而不守,是为不忠;百姓所仰,抵抗不臣,若是弃而不守,是为不义;我欲百姓丰足,而外有虎狼之敌,城若破则百姓难以幸免,弃而不守,是为不仁。议儿,你是想让叔祖我成为不忠不义不仁的人么?”
“……议儿,不能!”
“这就对喽~你和绩儿还小,现在还做不了什么。但是你们终归会长大,陆氏一门的荣辱,终究要靠你们来扛起。如果到时候你们做不到的话,就算在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