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教育投资有很大可能打了水漂,但家长们还是乐此不疲的高呼“买买买”,让孩子“学学学”,这些人难道就真的没有计算过自己的行为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么?
所以说哪怕那些老于世故的羌人也知道商队从自己这里赚取了很多,但只要商队能够为自己的部族带来他们生活所需的商品。那么交易的基础就能够成立。
当然,聪明人会在交易的基础上进行一番讨价还价,然后让交易的内容更有利于自己一些。
同样,那些金城、陇西的豪强也与羌人的豪帅们有着颇为复杂的关系——他们可以成为生死不离的异性兄弟,但却又会在转眼间成为羌乱中相爱相杀的一对;可以为了让来访的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热情而不惜倾家荡产。也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强压彼此。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理论上生活在汉境内的羌人与汉人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却不像境外的,或者说曾经属于境内,现在却已经成为境外的羌人们,总是用着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往来的旅人,似乎每一个汉人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敌人,每一个汉人都可能是大汉朝为了收复曾经属于他们土地的先锋和帮凶。
“是的,他们将我们当做是帮凶。别看我们在你们汉人口中都被称为羌人。但是麴演兄弟你应该很清楚,除了同一个部族之外,我们部族与部族之间的关系总是非常的复杂。事实上你们的家族与我们的部族差别并不大。只不过我们的部族可以包含好几个强势的家族。”
这是麴演用重金从龙耆城聘请来熟悉西海一带情况的羌人,虽然看起来两个人之间可以以兄弟相称关系似乎非常不错,但若是没有麴演开出的“重金”,双方显然不可能有兄弟做。
当然,作为比较熟悉金城郡内各部羌人的麴演,自然也不会白白做了冤大头。至少眼前这位羌人向导和他的几位前来“帮忙”的同部落的族人还是有着很好的口碑,除非是遇到了麴演要和自己的部落刀兵相向。否则他一定会陪着这支商队完成他们之前的约定。
可以说正因为知道自己在开拓西海这件事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先天优势,麴演才会如此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这场结局位置的征途当中。毕竟就算他自己也想得很清楚,面对人才济济的并州军,就算他再如何努力,想要跨过两千石这道坎也不容易。而且因为麴义的存在,就算是想要掀起叛乱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倒还不如像现在这样放手一搏。
至少从龙耆城得到的消息看,他们这一支的进度似乎还不错,但又不会像那些被传说中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的家伙,没有做好准备便一头扎进群山之中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们回来。
“那么我们怎么取信于他们呢?”
这一点对于这支商队的成败异常重要,只有双方之间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才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否则一上来就摆出与所有人敌对的态度,那么收获到的也只能是西海所有羌人的敌对。
就算这里的环境比起中原一带艰苦的多,但当初王莽就能从这里迁出一万多口人,当初反复作乱的烧当羌部落首领迷唐也是一次又一次躲到这里或者南方的大小允谷和大小榆谷来休养生息,可想而知这里的羌人部落显然不是数量不过区区百余人的商队所能对抗的。
更不要说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贸然出手也只会陷入到对方的节奏,被人家活活玩死,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的情况下。稳扎稳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来一场纵横捭阖,才是在这里扎根生存的最好办法。
当然,这也是麴演在洛瑞刚刚加入到这个团体中的时候与之交谈后得出的结论,毕竟他或许有着野兽一样的直觉。但是若没有洛瑞将这份直觉转化为详细的计划,至少麴演自己是没有那样的能力,所以行事起来或许会变得随意而无节制,不知不觉中埋下日后败亡的祸根。
“想要取信他们可不容易。我的兄弟你要知道,哪怕时间已近过去了百余年,但是这里的部落一直都很害怕你们汉人派兵重新夺回这里。他们的警惕性一直都是这么高。如果说兄弟你想与普通的牧民之间建立很好的关系这或许并不难,事实上几次公平合理的交易就能让彼此之间有了足够多的信任,就好像我们之间这样,我可是绝对相信你的诚意。你瞧,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还将我的几个好兄弟带了过来,他们既是出色的战士,也会是优秀的向导。”
“你说与普通的牧民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很容易,那么那些部落头领、豪帅,还有萨满呢?”
“唔……说真的,想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不容易。就算是我们都觉得那些生活在湟水源头部族的首领们是一群既贪婪,又反复无常的一群家伙。如果不是因为麴演兄弟你是我的好兄弟,我实在是不愿意和那些家伙打交道。他们都是一些非常麻烦的家伙。”
“呃,具体是怎么样的情况能跟我们说一下么?”
好吧,谁说这些羌人不狡猾。这个情况在来之前眼前的这个家伙可没有告诉他任何一个字。
“怎么说呢?那些豪帅很贪婪,只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