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梵花坠影> 第三十七章 六龙衔烛下平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六龙衔烛下平芜(5 / 6)

剑风的潇洒;更不是绝域雪顶。与他执剑对决时的沉静。

他如是天使。此时已羽翼漆黑。因仇恨而堕落。

他如是月光。此时已遭阴影遮盖。因愤怒而有了残缺。

他与他之间。一切成空。只余下刺骨的敌意。

。。“还记得么。我曾说过。我们会一起饮酒的。”

却是。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了。

卓王孙有一些怅然。他抬头。正看到残阳如血。将整个战场照得透亮。

隆隆的战鼓、风雷般的炮声、悲壮的战嚎、骨肉撕裂的碎响。嘶哑的惨叫。在这一刻都静止下來。世界宛如笼罩在一层透明的尘埃中。惝恍迷离。

尸骸遍地。白骨支天。战车的碎片、城墙的残垣、败草、朽木、秽土、碎石在无边的战火下熊熊燃烧。

平壤城前的平原上。十里赤地。倭军与飞虎军已全军覆灭。阿修罗之炮漫天炸开。仍在追逐着剩余的明军。平壤城头一片斑驳。华音阁弟子操纵着炮火。他们的鲜血亦染红了城墙。

那一刻。卓王孙仿佛能看到所有人仇恨的目光。

倭国人恨他。他开启炼狱的力量。将十万人命顷刻之间化为劫灰。

朝鲜人恨他。哪怕他带领他们取得胜利。保住国家。他们毕生无法忘记临海君那张狰狞的脸。

明朝士兵恨他。他们奉他为主帅。曾跟随他血战。而今他却不惜用十万人命。为他的怒火殉葬。

武林人士恨他。他们怀着一腔热血。千里迢迢來到这个国度。却因他埋骨他乡。死不瞑目。

华音阁的弟子呢。他们是否也恨他。恨他将他们拖入这场战争。恨他将华音阁千年基业恣意败坏。

四周寂寞。唯有公主临死前的话响彻在耳边。一如命运苍老的吟哦:

“赢得这场战争后。你将一无所有。”

卓王孙心中惕然而惊。

残阳如血。照出满目荒凉。唯有他还站在战场上。

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

尸体积天。血流漂杵。十里战火。遍地赤红。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只不在。只剩下茫茫劫灰。在他身侧飞舞。

却是那么孤独。寂寞。

如此。他拥有天下。又能向谁夸耀。他令天下缟素。又有谁真正悲伤。他纵然天下无敌。却能向谁诉说。

第一次。卓王孙的目光中竟有了一些茫然。他低头时。正迎上杨逸之的眸子。

那眸子中亦住着神魔。

卓王孙良久无言。他知道。多年的争斗终于有了结果。他亦可收获另一场战争的果实。

这个温润如玉的白衣男子。终于因愤怒而失去了一切风仪、理智、冷静。变得不再像他。变得失去了可以和自己对抗的风月之姿。

他有信心。可以在三剑之内将他打败。彻底摧毁。彻底践踏。让他清明如月的骄傲。在自己身前化为尘埃。

但不知为何。卓王孙的心中有了一丝痛楚。

痛得连胜利都无法触摸。

不。他不能和他一战。他不能摧毁他。

他是他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在这个战场上。他已失去了一切。如果沒有他。他将永生寂寞。

卓王孙俯视着杨逸之。看着他那张浴血的脸。看着他目光中深深的创痛。这一刻。他的心中竟也感到同样的痛。他忽然明白。杨逸之一直的忍让。有多么艰难。多么珍贵。当杨逸之最终决定对他挥剑相向时。脸上为什么那么悲伤。

他突然觉得。在这个男子的创痛面前。一切都不再重要。

这一次。是否该换他忍让。换他成全。

这一瞬间。他心底泛起一种奇怪的念头:

。。原來。和他相比。天下缟素。也不过是一场儿戏。

他抬头望天。轻轻挥手。

隆隆炮声不再响起。劫后余生的人们喘着粗气。惊骇地望着天空。

华音阁弟子默默站在平壤墙头。将阿修罗炮调转、封印。而后无声而迅速地。收拾着同伴的尸体。

卓王孙亦看向天空。如果小鸾在那里凝望着这一切。知道他终结了这场杀戮。也终结了这场天下缟素的游戏。会快乐么。会悲伤么。

在即将收获胜利的前一刻。他放弃了数月经营。放弃了十万生命换來的战果。慈悲么。残忍么。

卓王孙透过滚滚硝烟。望向天际尽头最后一缕晴空。那里似乎有轻灵的彩云在飞翔。纤细、脆弱、通透如琉璃。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怆然一笑。

终于放手。

这一切。杨逸之却已看不到。他只是死死握住长剑。冷冷看着他。等待着一击制胜的机会。

卓王孙低头注视着他。轻轻叹息:“你知道么。”

“杨大人……已经死了。”

杨逸之挺立的身体猛然一震。刚刚凝聚起的劲气猛然失去控制。钻入了心房。狂猛地轰炸起來。他一口鲜血喷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