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中除了“狼食”、“半吊子”外,又多了“顽固”这一个词。“顽固”成了骂人时最恶毒的用语,除非两家人有世仇大恨,否则轻易不会用这个字眼。敢为随意的那么一骂,却于无形中创造了一个语言史上的奇迹。在启智广泛的传播下,“顽固”在舜地百姓们的头脑中死死地扎下了根。以至于启智死后的几十年里,顽固这个词儿都没有消失,而是遍地开花做为百姓们的口头禅被保留下来,成了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一九四八年三月的一天,舜地的历史终于翻到了崭新的一页。启智在一个黎明时分带着解放军攻破了城门,驻扎在城里的“顽固”们全都败退了。三豹的保安团已经土崩瓦解,他本人也随顽固们撤走了。三豹这一走再也未能回到舜地,直到多年后启智才知晓他已在台湾扎下了根。
经过近一年对“顽固”残余势力的肃清和战后重建,在新中国成立前敢为终于登上了他政治生涯上的又一座高峰,荣任了舜垣解放后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启智则顺利成章地取代三豹,坐上了“保安团”的团长这一宝座。这支崭新的保安团有了另外一个全新的称号舜垣县公安局。经过多年炮火洗礼的启智终于得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头衔孙局长。曾经保境安民的保安团改称了维护公共安全的公安局,启智对这个改称破为不满,他觉得还是保安团叫起来更威风一些,那样一来人们就要称呼他为孙团长了。至于保安团该如何称呼,全是上头制定下来的,不是敢为说了算的。启智欣然接受了这一职务,他顺利地实现了抗战胜利后搬到公署大院去住几天的夙愿。他再也不稀罕那个自封的空头司令了,眼下他需要操心的是舜地几万人的生命安危。只是坐上局长的启智依然改不了他讲粗话骂娘的毛病,他一急就骂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