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强大不在于其疯狂。而在于其隐忍。德川家康更是深得“忍”字其中三昧。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了大明的倾销地和劳力來源。大量的人口金银从日本流入大明。虽然贸易差额的概念还沒有出现。不过两家都已经感到了自己的削弱。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从农村收上來的粮食减少。而贸易逆差更是让国内金银大量减少。德川家和丰臣家几十年的搜刮。都被用來向大明购买军火。
无论是德川家还是丰臣家都不希望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如果继续对峙下去。只能导致一起灭亡。而他们又沒有能力迅速将对方消灭。因此他们选择了和谈。和谈中关键的一点还是军火的问題。如果不控制对方的军火进口。那么谁也沒办法放心。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跟大明一起达成一定的协议。保证对方的军力不超过自己的底线。
南京的一处别墅。现在已经成了枢密院的临时办公司。同样也是朱由崧的行宫。朱由崧并不喜欢住在那些高门大户的宫殿。他更喜欢这些自在逍遥的别墅。日本人向大明表达了他们意愿之后。朱由崧就已经知道了。
“这么说。日本人想要通过我们建立一个军备限制体系。”朱由崧摸着有些发痒的下巴。最近他的身体飞快的成长。在北方的一年就长到了接近一米九的个头。看起來威武不凡。而且下巴上已经长出了细细淡淡的胡须。
宪法成文之后。大明的外交工作就已经从礼部独立出來。将原本的鸿胪寺、行人司一起重组为新的鸿胪寺。而鸿胪寺卿就是邵杰。作为在南洋和日本纵横捭阖。拥有最多外交经验的邵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他还有举人的身份。再加上在山东大学堂的受教经历。在资格上也沒有什么问題。
现在跟朱由崧报告日本人的事情的就是邵杰。作为很早就投靠了朱由崧的他。现在也算是熬出头來了。虽然只是一个鸿胪寺卿。不过朱由崧向他许诺。内阁当中除了首辅变为首相。重新确立了曾经被朱元璋废除的相位之外。他也会出任外相。负责外交事宜。
投靠朱由崧以后。不但他们的古代学说得以复兴。而且个人也实现了他们的李想。因此邵杰可是充满了干劲。听到朱由崧的询问之后。邵杰点了点头说道:“日本人不但想限制我们的军火输出。而且还希望派出遣明使。进入大学学习。”
朱由崧微微一笑。这些日本人倒是很善于学习。自己的工业改革初显成效。日本就想要到这里來学习了。因为后世的经历让朱由崧对日本充满着警惕之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人口资源在工业发展当中渐渐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政体的近代化改制。让明朝摆脱了军制和土地的痼疾。如今的大明已经是日本难以仰望的庞大帝国。
将日本变成殖民地。朱由崧并沒有这样的想法。日本列岛土地并不宽广。资源也相对贫瘠。朱由崧根本想不出有什么值得自己下功夫的。而且像日本、朝鲜和暹罗这些国家不同于吕宋爪哇。他们在对汉文化的学习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拥有了国家概念。在南洋列岛。只需要十年。南洋就会成为大明本土一样的领土。但是像日本这种文化相对先进资源却比较贫瘠的国家。同化很难。征服的话。也沒有利益可图。
朱由崧现在已经是个比较合格的政治家了。个人的好恶不能影响国家的决策。朱由崧固然可以发动种族灭绝的战争。血洗日本列岛。但是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
朱由崧看了看邵杰说道:“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邵杰说道:“自由贸易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保证让日本停战。但是不应该限制军火输出。每年对日本、蒙古和越南的军火输出。是我们兵工企业的一大赢利点。仅次于政府采购。至于遣明使。我想倒也不必太过忌讳。只要不是最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向他们开放。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获得在日本投资建厂。购买土地的权力。”
传统强国追求“贸易自由”。后起强国则执行“贸易保护”。这是工业时代的传统。现在国内的市场刚刚打开。不过除了东部沿海大部分国民还处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这让大明徒然拥有接近两亿的人口。却沒有与人口相对应的市场消化能力。因此大明的工业品需要外销。而那些新兴的工厂主自然就推动着“自由贸易理念”的发展。日本虽然沒有多少市场。不过却有不少白银。这些白银自然是掌握在德川丰臣两家手中。而从两家口袋中将白银掏出來的法子。就是军火出口。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兵工业的财团。都不可能答应对方的军火买卖限制。
朱由崧说道:“日本这个民族。如果给他一点机会。他们就能够发展起來。而且他们对大陆的野心也不小。丰臣秀吉发动的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潜力是不容小视的。”
邵杰笑道:“话虽如此。不过我们与日本不过一衣带水。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文化理念也是无法隐瞒的。就像是现在的日本同样也有理学新学。还是荷兰人的‘兰学’。日本人发展起來对我们也并无威胁。我们的资源国土远远超过日本。而我们的海军更在日本之上。而且日本现在又分为两国。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