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成家。后來熊家老大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我的大姑奶奶嫁给了李家。李家的老大是石花电报局的局长。敌人军事情报的泄露与他有无关系现在已无从考证。不得而知。但他过去确实是康泽手下的一个重要人物。新中国成立前夕上峰命他前往重庆。逃往台湾。后因解放军进军神速。待他携妻拖儿赶到四川达县地区时。四川、重庆已经解放。他终于沒有走成。留在当地为新中国的邮电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直至去世。
我的父亲虽然沒有去参军。但从那时起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过粮食采购队。给部队当向导。冒着生命危险送邮件等活动。后來一直从事邮电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四十年。退休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几个子女人各有志。事业有成。至今仍奋斗在各条战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石花国民党驻军中。有不少原來是张学良将军属下的东北军军人。有的人还参加了共产党。本书中的陈清华的原型就是国民党驻石花汽车队的队长王义。此人会武功。在夏云凤的影响下参加了地下斗争。后在敌我反复争夺石花的拉锯战中不幸被俘。敌人在枪毙他时。惧怕他武功。竟用铁丝穿透他的脚骨。他从容地走上刑场。为新中国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遗憾的是。就是这样的英雄。在史册上沒有记载。还有国民党东北军中校吴英林。参加抗战八年。战功显著。后因不愿打内战。1944年就转业到地方。参加过解放初期粮食采购队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判刑五年。他拿出解放军关于国民党抗战将士处理的政策公告。据理力争。也毫无结果。只好去劳改农场改造。这一去就是十年。
夏云风后來随部队去了武汉。跟随大军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后又回师新疆。她们这一代人与石花镇的人们在特殊的岁月里结下了特殊的感情。我的拙文第二部、第三部也已经完成。讲述了她们转战南北的传奇故事。后续部分更精采。更为动人。
书中其他人物大多有生活原型。不一一列举。书中真实的商号、店铺只褒不贬。用意是扬名。恢复历史本來的面目。我想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书中人物的名字、职务等。纯属虚构。切不可对号入座。若偶有同名或雷同。也纯属巧合。敬请谅解。
战争的风云已经散尽。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模糊。但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新中国的建立。而新中国的建立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的今天已十分强大。已不能与六十年前同日而语。但吾辈不能忘记历史。就像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黄色人种一样。正值建国六十周年。我要把这本书献给祖国。献给那些为祖国解放。为民族奋斗的先辈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故事应该永恒。
最后。我还要向那些曾为本书提供过素材、资料。提供过帮助和支持的亲戚朋友们、同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二○○九年五月七日初稿于襄阳夫人城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完稿于襄阳古城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