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3章 捡起来,呈上来,朕拿金印砸死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捡起来,呈上来,朕拿金印砸死你!(5 / 7)

群臣眸中闪过一丝嫉妒,这些孩子可是因祸得福了。

皇帝如此重视讲武堂,等这些孩子学成毕业,必然在军中崭露头角。

不过,这对怀柔广西土族,有着重大作用。

“这讲武堂,以三年为一期。”

“诸卿由简入难,讲解在战场上如何用兵。”

“最后一年,为实地学习,朕会派他们入军中,从士卒做起,慢慢往上爬。”

“至于讲课的讲材,由诸卿拟定,朕不懂军事,便不横加干涉了。”

“等讲材编纂好,给于谦送去一本,让他出出建议。”

群臣狂翻白眼。

您不懂,就让于谦挑毛病。

就差说了,你们编纂的,朕信不过,让于谦把把关,然后再拿回来,让你们再看于谦修改过的,再一番争论。

只要一对比,就知道谁忠谁奸了。

说白了,就是让你们狗咬狗,咬出真理来。

“臣等领旨!”朱仪、柳溥跪在地上。

朱祁钰也惊到了,没想到,讲武堂竟这般容易就定下来了。

“所有闲置在家的老将、老臣,都可以入讲武堂授课演讲,把你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至于一应用度,全部由内帑支付。”

“学生们的食宿,由光禄寺负责,朕出钱。”

朱祁钰会让厂卫去民间挑人,入讲武堂。

可一听花钱,户部尚书耿九畴不乐意了:“陛下,您打算招生多少人?”

“如今京中闲置老将很多,初期招一千人吧,应该顾得过来。”

耿九畴问:“那您可有算过,这一千个生员,一年的吃喝用度是多少钱?陛下,微臣知道您内帑有钱,可钱不能这样挥霍呀。”

这耿九畴什么意思?

让百姓花钱供学生吗?

京中百姓,虽然生活条件还可以,可让他们供养一个武生,肯定是不愿意的。

男孩子到了十岁,就是劳动力,该下田干活的下田干活、该去做店铺伙计的做伙计,赚的钱要供养弟弟妹妹,贫苦人家皆是如此。

想说动这些人家,把孩子送到讲武堂学习,都得费一番口舌。

若是再让他们家中负担学费,恐怕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招不到了。

那招的都是谁?

勋臣、文官、士绅、富户家的呗!

耿九畴在帮谁说话呢?

“你有什么建议?”朱祁钰不动声色问。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从军户、百姓家中招孩子,是可以的。”

“但学费可让京中商户捐助。”

“肯捐助的商户,可允一子入讲武堂学习。”

耿九畴道:“这样一来,您内帑的银钱就节省下来了;陛下又能收京中商贾之心。”

“绝不可以!”

白圭立刻针锋相对:“陛下,商户乃是贱籍,如何能从军?陛下可从军户家属中招募生员,绝不可让商户进入讲武堂,乱了纲常!”

此话引起不少朝臣的附和。

朱祁钰也点点头。

若让商户之子入讲武堂,未来他们的军旅仕途必然一马平川,因为有银钱开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争不过他们的。

本来,普通人家的孩子头上就有了勋臣家的子侄了,再加一层商贾,前些年还好说,过些年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关闭了上升窗口,他办这个讲武堂又有什么用途?

朱祁钰开讲武堂,就是想进一步把皇权深入军中,把军权牢牢攥在手里。

若是讲武堂的学生,都是底层军官,用途反而变小了。

“陛下,您以为您不允许商贾之子进入讲武堂,就能挡住他们的脚步吗?”

耿九畴语不惊人死不休!

反正,他都被皇帝一脚踢出京城了,再不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可就彻底没机会了。

“说下去!”朱祁钰的脸色阴沉下来。

耿九畴跪在地上:“陛下,京中多少权贵,和商贾藕断丝连!就问这奉天殿上,多少朝臣的妾室,出身商贾?”

轰!

整个奉天殿直接就炸了。

有表忠心的,有骂耿九畴的,有跪下求情的。

但是,朱祁钰冷冷道:“接着说!”

奉天殿内顿时一肃,没人敢说话。

“陛下,就算您拦着,也就表面不允许罢了,这些商贾无孔不入,会把自家儿子变成别人的义子、外甥、侄子,光明正大的进入讲武堂。”

耿九畴豁出去了。

为了留在京中,他无所不用其极。

“呵呵,朕终日捕鼠,以为抓了几只老鼠,就洋洋自得呢,结果才知道,最大的老鼠,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商贾误国!重农抑商!”

“这些话,都是你们教朕的!”

“朕想放开商贾的管制,你们不许!”

“朕想杀光商贾,你们也不许!”

“每天谆谆的说,告诉朕这、告诉朕那。”

“结果呢?”

“你们却和商贾蝇营狗苟!”

“朕问你们,心里有大明吗?”

“有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