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永远不可能共存。”
常德想问,因为倭郡王吗?
“罢了,不说这些了。”
孙太后转过头来,看着自己风华绝代的女儿。
竟然不生气了。
轻轻抚摸她的发髻:“儿啊,你给厦儿选中了谁家女儿呀?”
父母总是这样的,和子女不记仇,但子女记不记父母的仇,可就不一定了。
“母后,女儿选中的是方瑛家的孙女。”
孙太后脸色微变,却还在笑:“方瑛是个能臣啊,未来富贵想来是不会断绝的,厦儿娶他家的孙女,倒也无妨。”
“母后能下懿旨赐婚吗?”常德满脸希冀。
请懿旨赐婚,再请圣旨赐婚,薛厦可是天底下独一份。
“哀家的亲外孙,自然要多加眷顾的。”
“女儿代厦儿谢过母后。”常德笑靥如花。
她并不知道,方瑛家的孙女,已经许配给陶鲁了。
“娘,永和宫那位怀孕后,您见过她吗?”常德忽然问。
“你怎么问这个?哀家想见,也得见得到才是呀。”
孙太后冷笑两声。
皇帝处处防备她,岂能让她见到自己的儿媳妇呢?
常德欲言又止。
和母后感情升温后,她就什么都想告诉母后。
她就是口无遮拦的性格,藏不住心事。
“何事,跟娘说说。”孙太后笑道。
“娘,女儿总觉得永和宫那位不太对劲。”
常德道:“上个月,女儿身子不爽利,就宣了太医诊脉。”
“但太医都在后宫常驻,没在太医院轮值。”
“女儿就去后宫诊脉的,听永和宫的太医嘀咕了一嘴,说永和宫那位脉象不对。”
孙太后一听是朱祁钰后宫的问题,登时来了兴趣:“脉象不对?可是假怀孕?”
“娘,您想哪去了,怎么可能是假怀孕?”
“太医白天轮值,晚上睡在甬道上。”
“为了避嫌,太医晚上不许钻出自己的窝棚,还有太监看着呢,就怕太医夜间窥视宫中。”
“在妃嫔的脉案上有半分错漏,都是掉脑袋的事,谁敢帮着隐瞒假怀孕呀?”
“听他的意思,好像是胎儿的问题,女儿不懂医术,也听不懂那些个词儿。”
“肯定和胎儿有关。”
常德这么一提醒。
孙太后确实听到了一耳朵,永和宫里的太医确实有风声,脉象不对劲。
若不是假怀孕。
那就是……双生子!
孙太后眼眸亮起,刚要说什么。
太监王政小跑到殿门口,敲门后,跪在地上,大声道:“回圣母,承乾宫的生了!”
孙太后面露惊容:“明明是永和宫先传出的喜讯,为何承乾宫捷足先登?”
常德立刻看时间,马上就子时了,还是亥时。
“生的好快呀!”常德惊呼。
承乾宫后生的,却先一步生下龙子。
她也得考虑一下,如何和唐贵妃修缮关系,毕竟她可能要做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孙太后却喃喃自语:“好深的心机啊,她在宫中侍奉了九年,哀家却一直没发现,着实看走眼了。”
“母后在说唐贵妃?”常德讶然。
“没什么,去报喜吧。”
王政前脚刚走,就有人报喜而来,说永和宫的也生了,也是亥时生的!
“咯咯咯!”
孙太后捂住嘴,却忍不住想笑!
两个亥时的孩子!
看皇帝该如何选择吧!
看该杀哪个,留哪个!
她眼神掩饰不住笑容:“去,把风声透露给延禧宫。”
最好延禧宫那个,也是亥时出生!
四月初七,天降三龙,好日子啊。
“陛下在哪呢?”孙太后笑眯眯问。
“回圣母,陛下在养心殿呢。”
孙太后更想笑了。
估计皇帝今夜无眠,日后夜夜失眠了。
日盼夜盼的麒麟儿,终于来了,一次来了两个,双喜临门,多好啊。
“摆驾养心殿,哀家去给陛下报喜去。”孙太后笑靥如花,去看笑话去。
常德也想跟着。
“你暂且在宫中睡下,明日再去。”
孙太后不放心她。
她若说了错话,撞上皇帝的枪口,那就是装逼不成遭雷劈了。
和孙太后喜笑颜开相比。
吴太后却犯了难了:“两个孩子?都是亥时生的?这可如何是好啊!”
连仲在一旁伺候:“太后,此事还得看皇爷怎么想。”
“皇帝也保不住两个孩子啊!”
吴太后瞪了他一眼:“你个老货懂个什么?”
“明日早朝,必然留一子,死一子,方能保证皇位传承!”
“这是千年来的传统了!”
“承乾宫那位先生的,理应是长子,只能苦一苦永和宫那个了,你去内库取一根上等高丽参,送去永和宫,补补身子。”
“哀家的皇儿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千盼万盼,有了儿子,结果一个时辰生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