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36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6章 大明帝国,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8 / 9)

自己就是奴隶。”

想一想,以后奴隶都扎着狗尾巴,见着人就跪下打钎,奴才遵旨,好不好玩?

三代之后,保证这些人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奴隶了,这种烙印,是永远抹不掉的。

李贤略微思考:“那就让他们穿胡服,做一个真正的奴才。”

这话让朝臣哄笑。

“阁部议定后,就开始执行,所有占领区的奴隶,都按照这个标准治理。”

“这样,一眼就能分辨谁是汉人,谁是奴隶了。”

朱祁钰笑道:“第八件事,就是新作物的种植啊,朕前天和徐珵讨论了此事。”

“他是有大功的。”

“朕得知,玉米、土豆、红薯,已经在天下大规模种植,已经入了百姓的口了。”

“辣椒、柿子、洋葱、苹果等物,也进入百姓家了。”

“像花生等新作物,还在培植之中。”

“交趾已经种上了橄榄树,诸卿应该吃过橄榄油吧?味道可还行?”

“梁珤上疏,渤泥的棕榈树,能出棕榈油,他的意思是,让天下普及,进献上来一批。”

“油,是重中之重。”

“百姓肚子里没油,所以吃得多。”

“要让百姓肚子里有油,才能吃得饱,饿得晚。”

朱祁钰是真操碎了心。

“说到吃,就得表彰年富在湖北做的了,今年一年,湖北养殖了二十万头猪,湖北也有旱情,但百姓受灾是最小的。”

“因为这些猪,猪油给百姓提供油脂,猪肉呢,卖出来赚钱。”

“这个办法好啊。”

“阁部督促下去,地方要按照这个标准做,多多搞养殖,地方官员把心思用在地方建设上,别眼睛总往上看。”

“只往上看的,一辈子都别想上来,上来的都是在地方做得好的,其他人没门。”

“吃,就得穿。”

“棉花远远不够用。”

朱祁钰看向耿九畴:“耿卿,之前你给朕上的奏疏吧?棉花缺口太大。”

“印度遍地是棉花,但收购太亏了,棉花占船舱面积太大,装一船也没多少,不如用来买粮食。”

耿九畴苦笑:“陛下,想大面积种植棉花,也没地可种啊。”

朱祁钰语气轻松:“所以朕在开垦东北啊,若把东北粮仓开垦出来,就有地方种植棉花了。”

“还有纺织业。”

“发展进入瓶颈了,布匹的质量越来越差,百姓不太愿意购买。”

“中枢要督促纺织业改良,改良织布机,改良纺织方法,改良布料的质量。”

“衣食住行,样样重要。”

“这沥青驰道的铺设,朕是非常满意的。”

“明年继续铺,大面积的铺设。”

“治水司也要继续治水,黄河要治,长江也要治,东北、西北、西南的水都要治理,天下的水都要治。”

朱祁钰微微沉默,又道:“衣食住行,哪里少得了酒呢!”

“西夷进献的啤酒,朕觉得不错。”

“寇深在西北大规模种植葡萄园,酿葡萄酒,这个好,不浪费粮食,又能喝酒。”

“鼓励民间大规模喝葡萄酒,少喝白酒,度过旱情就好了。”

粮食酒是好东西,但粮食短缺的时候,尽量少喝。

朱祁钰又道:“朕在江南的时候,就督促各地多建社学,社学是从永乐朝就开始建设,一直稳步增设,如今大明进入快车道,那么社学的建设,也要快速增加。”

“内帑和朝廷,共同出一笔钱,完全放在教育司,用作教育用。”

“朝廷虽然缺人,但地方的童试、乡试不能放宽标准,朕要的是人才,不是废物。”

“李贤,你和于谦共同推进建设的武学,做的不错。”

“武学是军将的根基,务必要建好。”

朱祁钰在官员中寻找方瑛:“交国公,站那么远干什么?过来。”

方瑛浑身一哆嗦,赶紧过来,跪在地上。

“胖了?吃肉吃多了?”

朱祁钰盯着他,语气不善。

方瑛回京之后,实在太张狂,让文官恨得牙痒痒。

果然,御史站出来弹劾方瑛。

“听没听到,御史都怀疑你谋反!”

朱祁钰看着他就生气,从御座上站起来:“方瑛,摸摸自己的良心,朕什么时候怀疑你了?”

“需要你用自污来让朕安心?”

“还是你方瑛本就是个饭桶,打胜仗完全靠误打误撞?”

“你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于谦能力比不比你强,朕怀疑过他吗?”

“臣有罪,臣知罪!”方瑛不停磕头。

“今日大朝会,朕给你留点面子,别有下一次!”

朱祁钰恨他不争气:“朕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武学第一次考入学考试,你去南方主持。”

方瑛眼睛一亮,皇帝果然是疼他的。

这是扩大势力范围的好机会。

李贤眸光暗淡,这明明是于谦的功劳,结果于谦领兵出征了,便宜方瑛了。

“北方谁来主持呢,诸卿觉得谁合适?”朱祁钰回到御座上,问朝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