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2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6 / 7)

到了39.1亿,景泰六十六年就能超过四十亿。

其实现在人只是看人家一串名字,觉得洋气,如果翻译过来就会发现,还不如大河南名字洋气呢。

可老皇帝活了八十多岁了,什么看不透啊?

地方官员也在年年增加,随着京察深入,民间政务事无巨细的报上来,上面也需要人处置,就需要增加相应编制。

太医说,油尽灯枯,怕是熬不了太久了。

这会产生虹吸效应,直接把人力物力全都吸走,导致一个省,都在给这个城市打工。

就说商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这个大一统,和秦始皇的大一统是两个概念。

“朕死后,天下就会大乱。”

大明朝臣看重了他老实。

这些白人,承担着东欧最脏最累的工作,苟延残喘的活着。

东京就是倭国的江户,在江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你能把这个庞大的大明治理好就知足吧。”朱祁钰没好气道。

联邦就是分封制,就是换一套说辞而已嘛,本质没变啊,无非是最后不打仗了,和平统一了。

朱见漭和朝臣各退一步,暂时先建东京和巫京,其他城市暂时维持原样,先期投资两个亿,全部由内帑承担。

“现在的北京改为中都,或者是中京、大京、大都都行。”

朱见漭扶着他爹,嗤笑两声:“不就是想试探儿子的心意嘛,也想看看您,是包庇儿子我,还是向着朝臣。”

一旦大明西征,兰京、西京就能囤积海量物资,因为是中枢直辖,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可老皇帝却觉得费尔干纳名字不错。

西京,是建立在费尔干纳盆地里的。

所以,他改进了帖黄,把重要大事要事汇总,缩写成四个字,提交上来,他用四个小时看完即可。

不要直接投资,太浪费资源了。

朱祁钰估摸一下:“自己出也花不了几个钱,基础建设朕出吧,其他的可以招商引资。”

朱祁钰满意地点头:“你该看到大明的火车了,和你商国的不一样吧?大明火车速度,比藩国火车要快得多,就是技术革新的缘故啊。”

又增加了东南亚,东南亚膏腴之地。

那是商国的立国之战,老二齐王仅率五千人,死死将莫斯科汗国几十万援兵堵在要塞外,五千人,最后只活了十几个,齐王身中几十箭,也就命大,才捡条命回来。

像费尔干纳这个名字,朝臣是反对叫的,不如叫大宛省,或者叫西康省。

“病病也好,总憋在体内,会憋出毛病的。”

但他还算勤勉,每日看奏疏时间在八个小时以上,却还看不完,哪怕再加八个小时也看不完的。

纵向对比富裕度的话,十个老苏也比不过大明啊。

“太宗迁都后,大明才有两京,您为了更好控制百越之地,设置汴京。”

十京五十七省,其中包含南北两个直隶,其他八京不设直隶。

但连人都不能住,拆分出来有啥用啊。

所以,这块地盘上叫一些古名字没有问题。

“爹,建造京师的钱,内帑出?还是召集富商集资?”

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

但欧洲人会呀!

“爹,您就别操心了,大明有的,儿子都会给他家,这是儿子欠他那一脉的。”朱见漭让他爹安心。

“儿臣谢爷爷隆恩!”

商朝的大一统,只是一个地区的统一而已。

前些年还会有人喊着冗官,现在没人说了,都喊着增加人手吧,太忙了。

也不看看他爹,朱见漭的军事实力,可以和太宗皇帝拼一波的。

现在呢,有四个掌印太监,二十几个秉笔太监,七十多个随堂太监,就这还在年年增加呢,实在太累了。

“直接投资科研,未必有什么效果,投资军工产业,加快军工产业的升级,用军工刺激民用行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内阁里大事都是投票的。

到了大明,恶习不改。

“大明一共六十个省,每一个省视为一颗星,朕想在国旗上,增加五十七颗星,你意下如何?”

“儿臣觉得更好。”

换做朱见淇,估计会跟老爷子算账,换旗花多少,朱见漭则是没有理由,就是不改了。

大明总疆土超过2100万,宜居领土达到1500万。

朱见淇疯了的消息,老皇帝并不知道。

“终有一天,这世界这地球这宇宙的秘密,都会被大明探索清楚。”

老皇帝满脸喜色:“大明最后一块版图凑齐了,将虾夷岛从黑龙江拿出来,和倭国三岛放在一起,设为日本省,简称齐或倭。”

“向你爷爷谢恩去吧。”朱见漭让他滚蛋。

老四鲁王十一岁上战场,作战勇猛,指挥若定,是员智将。

管制也要在基础上增设、增改。

“哈哈哈!”朱见漭大笑,和老爷子聊天就有意思。

大明是单一民族,和老苏那种几百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可不一样。

结果被朝臣告到了老皇帝那里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