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院子里的东西有点多,凌卫国和卫诗云收拾了半个小时才整理完。
“媳妇,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刚刚搬进院子里的东西,除了水果糕点,布料玩具也是不少。
在北城,别说新鲜水果,就是水果干都少见。
卫诗云能带回来这么多水果,还都是看着就有水份的,凌卫国诧异就很正常。
闻言,卫诗云距离凌卫国更远一点,才斟酌怎么开口。
很不巧的,凌卫国生气了。
“媳妇,我会吃了你?”
“冬天,是谁死活要赖在我怀里,说一身的火气可以滋养她。”
“现在这是什么意思?”
面对凌卫国的冷脸,卫诗云没好气的翻个白眼。
冬天和夏秋,能是一个道理吗?
冬天天凉,她又怕冷,那不得找个暖和的地方贴一贴。
夏秋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如今这种艳阳高照的时节,那是热得要死。
别说贴一贴,就是靠近三米距离,她都觉得要热死了。
“卫国同志,你要认识到你的体温。”
“热的跟火炉子一样,谁愿意挨着你。”
冬天靠近点没关系,夏秋时节还是算了吧。
听卫诗云这么说,凌卫国就气笑了。
伸出胳膊把卫诗云拽到怀里,还在卫诗云脸上闷了一块湿毛巾。
毛巾是刚刚用凉水淘洗的,贴在脸上舒服的很。
见卫诗云消停了,凌卫国才又旧事重提。
说起那些物资的事,卫诗云就来了兴趣。
掀开脸上的毛巾,看着凌卫国的时候,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卫国同志,你媳妇这次可是大发了。”
“昨天我去......”
接下来的时间,卫诗云把见义勇为的事迹陈述了一遍。
末了,还说了于国顺开车送她的事。
“那车是于老爷子的代步车。”
“只看于老爷子说,要让于国顺开车送我的时候,于家其他人脸上的震惊,我就知道那车有来头。”
“不过,我既不贪图他们的权势,也不贪图他们家的地位。”
“既然什么都不图,于老爷子说让开车送我,我就点头应了下来。”
卫诗云说的一点都不气短,因为她说的是实话,
看她这样,凌卫国无奈的摇头轻笑,只觉得,能娶到这样的媳妇是他的幸运。
但凡换成是那种眼皮子浅的,别说让于老爷子开口送人,估计面都不会露。
......
夫妻两个正说的热闹,院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紧接着,就传来熟悉的嗓音。
“妹子,在家不?”
“诗云妹子,我俩来找你说说话。”
一听这声,卫诗云就知道来人是谁,从凉席上爬起来,穿着鞋就去开门。
“就来,你们等一下。”
客人上门,凌卫国一个大男人不好在家待着。
正好他媳妇回来了,那他就回训练场训练。
家里两个小崽子有人照看,凌卫国宁愿去训练场待着。
等王小草和孙玉瑚进门的时候,凌卫国已经穿戴整齐,微微颔首就走出了院门。
院子里没了旁人,王小草和孙玉瑚说话就没了顾忌。
“妹子,你不是去报社了,怎么又坐了小汽车回来?”
“就是,和我俩说说是怎么个事。”
“家属院都传疯了 ,说你坐着小汽车回了家属院,一个个都在猜测你的身份。”
听王小草和孙玉瑚这样说,卫诗云就有点哑然。
不就是坐小汽车回家,这也值得讨论了?
像后世的时候,别说小汽车,就是私人飞机那也是满天飞的。
再一想现在的时间线,卫诗云又觉得正常。
“那是报社主任的侄子和车。”
“这不是看我大包小包的不方便回来,就顺路送了一程。”
有些事情,卫诗云并不想闹得人尽皆知。
除了和凌卫国说的是实话,其他人都是一样的说词。
就是报社领导见她拎的东西太多,就让家里的侄子顺路送一送。
听了卫诗云的解释,王小草和孙玉瑚就信了。
“我就说吧,这事还得听妹子的解释。”
“听家属院的那些人胡咧咧,能听出个啥。”
王小草说话的时间,还冲着家属院的方向翻了个白眼。
要不是那些人碎嘴,就这么点小事,至于传的人尽皆知。
孙玉瑚对王小草的说法很赞同。
“外人的一面之词终究是外人的。”
“咱们有什么话,还是自己讨论比较好。”
这个话题过了以后,两人就问起卫诗云工作的事。
报社体面的工作,在家属院,卫诗云是独一份。
别人识字不识字是一码事,会不会写文章又是另一码事。
再要像卫诗云一样,能把写出来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报社领导的认可,那就是更是难如登天。
自从卫诗云在报社写文章的事露出去,家属院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