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念天地之悠悠(完)
班固在《西都赋》中曾言:攀井干而未半,目转而意迷。
《关中记》也有相关的记载:宫北有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转相交架,如井干。
这座楼,并非采用常见的建筑技术,而是以木头叠落而成。
如好像书里所说的那样,如同搭积木,搭建起来的楼宇。
其高,可俯瞰长安。
郭的井干楼,也由此而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郭就在这里办公。
而是说,我好像站在并干楼上一样,长安所有的事情尽入眼帘,逃不过我的耳目。
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细雨靡靡,笼罩井干楼。
车车仗停在楼下,郭轻声道:「陛下就在楼上,殿下自管上去。」
「郭翁不来吗?」
「老臣,嘿嘿,还有别的事情。」
「那好吧!」
刘进从车上跳下来,迈步走进了井干楼中。
郭随即摆手。
「以此为中心,百步之内,不得有人迹出没,胆敢犯禁,格杀勿论。」
「喏!」
周围,刷刷刷窜出无数道人影,眨眼间消失不见。
而刘进,正循阶而上,
井干楼共九层。
楼阶宽阔,全是以圆木叠落而成。
走起来,并不逼仄,很自在。
就是有点高!
好在刘进的身体如今已是强壮,九层楼阶走起来虽然辛苦,但也还好。
至少对他来说,不是很累。
楼下八层,空空荡荡。
直至到了第九层,却见灯火通明。
汉帝正站在窗前,手扶窗台,眺望外面的景色。
听到脚步声,他并未回头。
刘进犹豫了一下,走上前,轻声道:「祖父,今日有雨,春寒料峭,还是别在这里了。」
说着,他扶着汉帝,在软榻上坐下。
楼里,有十几个火盆。
所以外面虽冷,但里面却温暖如春。
「这井干楼最初,是朕为侍奉神明而建。
当时有术士说,居高可与天人语-呵呵,朕来过很多次,却从未有见过仙八刘进笑了。
「也许天人早已听到了祖父的祷告呢?若不然,何来我大汉如今之辉煌气象?」
「是吗?」
「哦,我乱说的。」
汉帝愣了一下,突然展颜而笑。
「你这滑头小子,总是喜欢胡言乱语。」
一旁火炉上,温着酒。
水气弥漫,酒香四溢,还带着一股子青梅的气息。
「日间朕在后花园,见树上结了几颗梅子,便忍不住采摘下来,正好用来煮酒。」
「哈,祖父要与孙儿青梅煮酒论英雄?」
「啊?」
「那你就说说看,何为英雄?」
汉帝笑了,从铜釜中取出一壶酒,倒了两杯。
「若说得好,朕便赐你一杯。」
刘进一愣。
一个熟悉的场景立刻出现在脑海中。
这场景,似曾相识。
「陛下,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进,那你说,这天下,谁可称之为英雄?」
人民,只有人民——·
刘进差点脱口而出。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笑着在汉帝身边坐下。
「依孙儿之见,天下英雄,为祖父与进尔。」
好不要脸的回答!
但,朕好喜欢——
汉帝原以为,刘进会说出一些人名来。
哪知道,他竟然会大言不惭。
这样的话,如果是出自刘据之口,汉帝定然会勃然大怒。
你什麽层次,居然和朕并称英雄?
但不知为什麽,出自于刘进之口,他就是觉得顺耳。
是啊,天下英雄,朕当在其中。
而天下能与朕并称英雄者,除了我孙儿之外,哪个有如此资格?
「哈哈,说得好!」
汉帝忍不住大笑起来,「进,满饮此杯。」
「遵命。」
刘进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嗯,是若下酒。
但佐以青梅,却中和了若下酒的烈度,凭舔了一份青梅的清香甜味。
嗯,回去之后,可以试试看。
「朕少年时,也曾以为天下无一人能与朕相比之。那时候,朕总觉得,朕可以天下无敌。然自朕登基之后,奋三世之积蓄,得天下名将为朕所用,与匈奴六番征战,却也只能将其阻于漠北,而无馀力尽灭。自那时起,朕便知是朕小看了天下英豪。
朕坐拥高祖江山,治下黎民千万,手握百万兵马,却难以灭除匈奴。
每每思及,朕总是会胆战心惊。
若一日朕不在了,这汉家江山,由谁来执掌?
朕曾寄希望于汝父,然三十年教诲,终知其难当重任------这些年来,朕也在思索,谁可代之?却不得答案。旦,有雄心,却难以自控;胥,空有勇力,然内心柔弱。至于,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