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最佳导演的诞生> 第215章 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弗里德里希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弗里德里希的(4 / 6)

的味道会比较浓郁。

但是,商业气息会弱一些。

票房恐怕只会比5亿美金多一点,很难冲击10亿美金这个门槛。

而且,对于他而言,这是系列电影的收官之作,必须要在商业和艺术上都达到极致。

单纯的抄袭诺兰,绝不是他的选择。

最主要的是……

他发现,自己好像走偏了。

彼得·杰克逊的【魔幻史诗美学体系】,并不适合这部电影,太难以融入了。

他用了好长时间去思索,最终还是发现,两种体系格格不入。

相较而言,继续使用【罗兰·艾默里奇】的毁灭美学,保持跟《环太平洋》一样的风格,或许更讨观众的喜欢。

毕竟,《环太平洋》12亿美金的票房,已经表明了一切。

可惜,没有爆出斯皮尔伯格的天赋。

要不然的话,他直接把《侏罗纪公园》的风格,拿过来跟机甲猎人融合在一起。

票房或许更高。

“哎,斯皮尔伯格这个家伙,什么时候来跟我碰一碰?干掉他之后,我就功成名就了。”

路知远的心中,发出感慨。

左手是彼得·杰克逊,右手是罗兰·艾默里奇。

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大师,而他们两人的天赋,自己只能融合其中一个。

说到底,还是自己天赋不够强,无法利用吸星大法,将他们两个的天赋吸干。

当然,也有可能是题材不适配。

如果现在去拍《无双》,路知远感觉,自己能够轻易的将《无双》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拍成彼得·杰克逊的模式。

瑰丽而又浪漫。

因为,落榜美术生做伪钞这个故事,他很了解。

而《星际穿越》这个故事,对于他而言,太过飘渺了。

忻玉坤写的剧本,也很不接地气。

跟诺兰那个剧本比起来,差了不少。

哪怕他暗示了许多,但是,忻玉坤最擅长写的是悬疑类剧本,不是这种科幻电影剧本。

这个剧本,只能说,勉强能用。

“如果是硬核科幻,就不适合机甲大战。在宇宙场景当中,怎么可能会有人使用机甲呢?”

“机甲作为宇宙步兵,倒是不错。”

“不过,用无人机,不是更好吗?方便快捷,造价也便宜,还能形成蜂群联动。”

此前,路知远一直觉得《星际穿越》这部电影难拍。

主要在于,机甲这个题材跟星际穿越,根本无法完美兼容。

试想一下,把2000吨重的东西,送进太空当中。

这合理吗?

虽然,这个虫洞是在太平洋底,不需要他们发射火箭。

“算了,不能考虑这些科学设定!”

“越想越复杂……观众还不一定接受。纯粹吃力不讨好!”

“必须加快节奏,用精彩的打斗和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牺牲掉一点科学合理性。这才是商业片的打开方式!”

“绝不能去学诺兰,搞什么科幻概念。毕竟,我只是一个美术生,又不是学物理的。”

“搞画面的话,我很擅长,搞科学定理,我自己不懂,观众也看得云里雾里,我还得在电影里面解释。”

“完全没必要。”

路知远渐渐意识到,自己绝对不能学诺兰那一套。

学他的话,大概率死路一条!

《星际穿越》之后,诺兰又搞了一部高概念的电影叫做《信条》,里面的科学逻辑和细节,乍看之下很牛逼,仔细一想,很不合理。

战斗场面也普普通通。

可即使如此,这部电影还是达到了5亿美元的票房。

这就是大导演的号召力。

如果是一个新人拍这部电影,大概率会被人骂烂片,故弄玄虚。

不过,换个思路想一想。

诺兰任性瞎搞,票房都有5亿美金……足以证明,在电影市场上,作为一个大导演的号召力,比任何明星都大!

……

想通了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路知远瞬间觉得天地广阔,原本的担心,一扫而空!

这是拍电影。

不是搞科学研究!

只要画面足够劲爆,机甲猎人的打斗足够精彩,观众会忽略掉一些科学合理性。

“归根结底,还是要落足于,机甲打怪兽这个主题上。”

这样一想,路知远瞬间有了灵感。

“坤哥,叫一架直升机过来。我们飞到天上去,再重新看一下几个场景,找一下感觉。”

既然是机甲猎人打怪兽,自然要先勘测一下战场,以这个战场的特色来构造战斗画面。

这是路知远最擅长的东西。

“早就准备好了。等我打个电话。”

来喀什之前,忻玉坤就联系好了当地的旅游公司,提前预约好了一架观光直升机。

现在这个时间点,没有什么人旅游。

直升机,随时可以调动。

……

半个小时之后。

路知远带着忻玉坤、苏沦、娜扎,坐上了直升机。

至于其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