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吕雉就是这样的人
吕雉亦看向横剑的赵闻枭。
身为吕氏长女,吕雉一直被教导要成为"好女子”。只不过与楚廷向往中原文化一样,吕公想要吕雉成为的、读书识字晓俗世的"好女子”,亦逃不过那一套贞静贤淑,教夫相子,不给父母添乱,友爱兄弟姐妹的做派。
哪怕这违逆了楚人浪漫至极的天性。
她也一直遵守这样的作派,足有十三年之久。甚至,在得知自己被县尹看上,可能要招致横祸时。她想的也是,如何不拖累父母兄弟。
倘若让她提早寻一良人,便可了此灾祸,她亦不无不可。许是豆蔻年华,她对未来还心存几分希望,闲暇时候也会想,未来的良人会是怎样。
父亲吕公与母亲曹姬那样么?
然而……
有时候看着书上文字,她也难免会觉得有些痛苦。她想,难道此生书是书,世道是世道,两者全然不相干么?为何女子能读与男子一样的书,却不能做一样的事。在这一刻,吕雉从那些张弓壮汉畏惧的眼神里,无比清楚地窥见了“权势”与"绝对力量"所带来的颠覆变动。
一一它能破除先辈非要她们走的路,走上另外一条由自己左右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年的男子,畏惧于她的力量,绝对不敢斥责她、驱赶她,让她离开这条女子罕迹的路。她想走这样的路。
此刻,十三岁的吕雉还不知,这是生而为人对权力天然的欲望。而“欲望"二字,从来就没有性别之分。
女人生来,也有不输男人的野心。
她只是心生向往地望着,从一个人身上窥见的,属于那条路的影子。吕雉望过来时,赵闻枭敏锐觉察回视。
可她的目光穿过了当世的吕雉。
她的眼眸山海更易,化作表里山河,装载后世千年光阴。在这后世的千年历史中,吕雉的生平一页页翻过,最终如一粒落于山巅的尘埃,于顶峰中落下,化作一块无字碑。
后来,还有一位给自己取名武瞾的女子,同样化作无字碑落于这山巅。她们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当女子口舌不被扼制时,埋藏千年的真言,也会破土而出。细看吕雉这块石碑,密密麻麻都是她从政的功绩。然而,世人都记住了她相比男人而言堪称“绝世温柔"的狠辣,却全然忘却她何以得上帝王本纪。
说起她的政治举措,绝不看她“除三族罪,妖言令”,不看她“减刑,颁布赎罪法”,不看她“戍卒岁更”,不看她“除挟书律”,不看她鼓舞生产,不看她宽松商人,调整币值,开发长安西市。
《二年律令》里面的均输律、户律、田律、市律、贼律、亡律…亦一极不看。
田律有言,“廷岁不得以庶人律未受田宅者,乡部以其为户,先后次次编之,久为右。久等,以爵先后。”
此律可谓"耕者有其田"的照应。
不仅要给没有土地的庶人,按照立户的先后顺序分田地,还明确规定先处理久等的人,如果所有人等的时间都一样长,再按照爵位的高低先后解决。哪怕这条律令不能百分百执行,可也打破了军功贵族才可以得到田地的传统。
这么伟大且奠定了社会安定,为文景之治打下基础的一条律令,也并没有让后世人记住。
哪怕是现代社会,说起吕后,第一反应也是与“戚夫人的宫斗"和“人彘”。女子身上的风华传奇,似乎总远不如风月那样令人着迷,使文人舍得着墨记述。
然而只需要回顾一下薄姬便可以知道。
对于那些不动摇她政治地位的人,吕后压根儿不会碰他们。吕后所有的举措,只因“稳固统治”而已。可为何稳固统治在男人身上,便是雄韬伟略,落到女人身上,便是心狠手辣。
为了加深她这个形象,以令后人忽略原来女子也可以有"统治"欲望,诗歌也好,戏曲也罢,笔锋都直戳她身上,肆意染上黑墨。可青史见天,总会迎来新一轮的"百家争鸣”。赵闻枭眼中无字碑密密麻麻的刻印散开,露出山脚下铺展的图卷,山海图卷徐徐展开,尽头是一片破开厚重的、乌沉的云层洒落的天光。两人的目光将山海图卷起。
千年时光陡然拉近,于楚国山野之中,互见光亮。赵闻枭与吕雉俱是相视一笑。
救回大女儿,吕公心头悬着的那口气,放下大半。他谢过帮忙救人的壮汉,请他们先回屋去,吃点儿好菜喝点儿好酒,好好歇口气。
亦有自觉被威胁的人,心中并不畅快,留于原地又惧两只嘴角染血的黑豹。魅魔刘邦见势,三两句将吕公话茬接过去,一顿好话把人全部哄回去。临走之前,他回头看了一眼赵闻枭。
赵闻枭没有跟着回的意思,低头揉着两只黑豹的脑袋。像是觉察出什么。
她抬起眼眸,对上刘邦的目光,冲他微微颔首,又低下头去。火凰看着一群人离开的背影,发出疑问:“宿主怎么不跟着回去,你不是想要认识那叫什么吕雉的小姑娘?”
“不急。“赵闻枭用布巾给两只黑豹豹,擦掉嘴上的血迹,“有些人心中一旦有了火种,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会拼命抓住。”吕雉就是这样的人。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