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自来熟地去人家坐了一会儿,聊了会儿天。
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屋檐下已经堆了好几个坛子。“都弄好了?那咱走啊?”
“等一下,"整理了一下衣服,黎安安看向袁野,“袁野哥,你能在这帮我拍个照吗?”
袁小四:“屋里也拍啊?要不去外头,光线好。”黎安安:“不用,就拍屋里,这屋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留个念想。”黎安安站在屋子正中央,让袁野拍了一个全景,基本把这个破旧但是确实是充满了回忆的家都照了进去。
在门口,黎安安又回头看了一眼屋子,明明离得不远,但是竞然还升起了几分离别愁绪。
搞不懂,摇了摇头,转头瞧见袁野正在看自己,黎安安笑了一下,把门锁好。
三个人又去河边走了走,拍照留念。
初冬的河边很萧条,不管人在不在,大河一年四季都这么自顾自地流淌着。丰水期急一点,枯水期缓一点,哦,冬天的时候不动。黎安安想到了一件事儿,转头绕有兴致地和袁小四介绍,“等正月十五,这河水不就结冰了嘛,到时候村子里的人,男女老少,都会结伴过来滚冰,你知道啥是滚冰不?”
“不知道。”
“就是在冰上打滚儿,上去滚几圈儿,百病全消,霉运全走。滚冰谐音'滚病′嘛,这就好理解了吧。这是我们这的传统,每年元宵节大家都过来滚冰,很热闹的。”
袁小四:“那不冻坏了。”
黎安安:“又不是一直在冰上待着,滚几圈就上来了。”想到记忆里热闹的景象,黎安安嘴角下意识勾起。这个年代,虽然大家生活条件一般,但是还挺会给自己找乐子的,像滚冰就是其中一项。
男女老少全出动,一群人浩浩荡荡,在来大河的路上就很热闹了。月光下,大人和大人说话,孩子和孩子围着大人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有的条件好的孩子,手上还拿着家里用蜡烛给做的灯笼,红通通的,周围聚着一堆同龄的孩子。
到了河边,也不用自家大人带着自家孩子,人太多了,都找不到人,各管各的,滚了就行。
好朋友手拉手,像下饺子似的往冰上扑,冰面就那么大,还是一起过来的,所以刚下去的时候真是人挤人,滚一圈儿就撞到个人,很难不笑,热闹又有趣。
看着黎安安一脸回忆美好记忆的样子,袁小四也听得一脸向往,“那到时候咱就一起过来呗。也就是去年我不知道,要不我就跟你一起过来了。歙,这么一说,去年咱俩其实挨得挺近的啊。你那时候就应该上我家去,咱还能早半年认识,你这都去晚了。”
黎安安听了,呵呵笑了一下,“走吧,从这边去南山,南山离家近。“松塔也好拿。
就是得过河,不过这片正好有个桥,倒是也不费事儿。就是……这个桥挺一言难尽的。
说实话,黎安安就没见过这么破又危险又结实的桥。因为小李村依水而居,所以桥肯定少不了,她经常走的那个桥是一个类似于拱桥的地方。
那个地方河面窄,所以桥也不长,很安全。靠近孙家屯那边还有个木头拱桥,是用十来根手臂粗的木头做桥体搭的,没有扶手,只有桥面,三四米一段,大概有五六段,虽然窄,但是也还算稳,小心一点就走过去了。
而现在黎安安他们仨要走的是小李村最长的桥,也是走的人最多的那个。这个地方水面宽,所以搭的是吊桥。
可不是后世那种景区里悠悠荡荡浪漫的不得了的吊桥。是飞夺泸定桥的低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