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周围的冰,好奇地伸手摸了摸,“嘶一一”冻手!
地上也是一层白色的冰,黎安安就看看,一点不敢往上迈。万一她上去,一个不小心再滑倒了,那………加上桥上那次,和刚刚,她怕袁野以为她脑子不好。在旁边看看就挺好,挺好。
袁小四可不管那些,又点燃了一根蜡烛,举着就踏上了冰面,兴奋地看着周围。
“这也太好看了,冰真多。姐,夏天也这么多吗?”黎安安也一脸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奇景,“嗯,夏天的时候也和现在差不多,这冰四季不化,从好久好久之前就有了。”多神奇,在一座大山深处,竞然有这么一个洞,里面七拐八绕的,最里头,竞然是这么一个"冰雪世界",要是夏天的时候过来感觉就更奇妙了,洞外炎炎夏日,洞内是不化的寒冰,反差到了极致。闻着鼻尖冷冽又潮湿的空气,黎安安缩了缩脖子,就是确实有点冷。这么一想,要是真是夏天的时候过来也不太行,进来看几秒就得出去,寒气袭人啊。不过,确实漂亮。
黎安安觉得,以后开放了,登云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热门的景点。山高,有水,还有古树,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这么神奇的冰洞,也就是现在信息不发达,要不绝对不会这么籍籍无名。想到这,黎安安亮着眼睛和袁野提议,“袁野哥,要不在这儿也拍张照?”“我拍我拍!”
没理一旁吵闹的某人,袁野看向黎安安,“半身还是全身?”说着就拿出了相机。
黎安安:“我不入镜,就想把这个地方拍下来,我觉得,要是以后再来,不一定还是这个样子了。”
要是真如她所想,以后这个地方也被开发、发展,那她现在想拍下来它最原始的样子。
“就是这里光线不好,能拍出来效果吗?”“试一下。”
在袁野调试相机的时候,黎安安又去把剩下的那些蜡烛都点着了,几根蜡烛一起亮着,瞬间就照亮了这一方小天地,也让这个"水晶宫”变得更加好看了,如梦似幻。
相机弄好了,袁小四非要入镜,黎安安无所谓,只要能拍到这些冰就行,所以,在这么一个昏暗又神奇的地方,在这个开放又没完全开放的时刻,袁小四留下了一张珍贵又傻乎乎的照片。后来,每逢有人谈起冰洞,他就要拿出这张照片炫耀,可给他得瑟坏了。
不过就算三个人穿得多,也扛不住这里说不清零下多少度的温度,主要是某两人扛不住,所以最后留恋地看了几眼,三人果断撤离。忒冷!
剩下的蜡烛吹灭了之后他们没动,只拿了一个走,其余的,就留在那里静待下一个有缘人吧。
出洞的时候很轻松,三个人步履匆匆,没一会儿就重见天光了。黎安安刚一出来,就抖了抖,争取把一身寒气都抖下去。再多待一会儿,她怀疑自己都要结霜了。
不过出来的时候,黎安安还是拜托袁野帮她在洞口拍了张照,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
想当初,她外出旅行很少拍自己,都是拍景色。自己去过某个地方,自己知道,那里知道,天地知道,多好,人就不用入画了。
满满的文青想法。
但是等到了很久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朋友拿出一张两人一起到了某个地方的合影照片,她才诧异地发现她竞然忘了自己曾去过那个地方,一点儿记忆都没有了,就像是谁用橡皮擦把她关于那段旅行的记忆抹去了似的。别说那个景点了,她都忘了自己曾去过那个城市了,要不是“证据确凿",她是真一点印象都没了。
看着照片,看到当时自己穿的衣服,才从脑海里艰难浮现出一丝记忆。所以从那之后,她再去某个地方,多了不说,至少也要拍一张自己和景色的合照,证明自己来过。
黎安安整理了一下衣服,站在洞口,笑意盈盈,合影留念。离开冰洞的时候,黎安安还回头看了一下,现在的洞口荒草萋萋,虽然破败,但是胜在自然。
就是,等再过几年过来看,这里会不会更现代化一点,有了刻着名字的石碑、亭子,还有…吃剩的方便面袋?
那就是过几年才知道的事情了。
从山洞出来,三人又开始往上攀爬。
1978年的登云山,途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又高大的树,也基本没有路,脚下就是暄软的土壤和落叶,周围就是大树。黎安安一边爬着一边苦中作乐地说:“其实咱下山的时候就好了,也不用走了,往地上一坐,就滑下去了。“忒陡。袁小四:“那得冬天来,地上都是雪,才能滑。”黎安安:“都是雪,咱也上不来啊,摸爬滚打大半天,一看战绩两米八。”袁小四:“哈哈哈哈哈哈一一”
爬山累是累的,但是因为有俩爬山搭子,中间还可以聊聊天,总算是有个精神支柱,所以不知不觉也就到了山顶。
登上山顶的那一刻,黎安安真有一种雄心万丈的感觉,明明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但就是很爽。
山顶有一块巨大又光滑的岩石,黎安安三两步走过去,踩在上头,有一种把世界踩在脚下的感觉。
眼前豁然开朗,前后左右四处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开阔又壮观。这一刻,之前的辛苦一笔勾销,剩下的只有心里一阵阵涌起的激荡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