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科技进步一点也不感到开心。
呱,朕不要涂口红呀!
“这不是给你涂脂抹粉,这只是为了让皇帝你的气色看起来更好一些。”
杨太后说道。
“这连续几个月,又是救灾、就是打仗的,不但大臣们劳累,皇帝你的面色也憔悴了许多。
“这让臣民和藩国使节看见了,会有负面影响的。”
李明嘟着嘴抱怨着:
“那就取消今年的新春庆典呗!
“唉,真是劳民伤财,这么多钱搞个仪式,国库都要吃空了,房遗则又要向我哭穷了。”
从好大喜功的神皇陛下嘴里说出“劳民伤财”这四个字,可真是倒反天罡呢……杨太后嘴角微微抽搐,耐着性子道:
“今年是陛下你登基的第一个春节,我大明立朝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在这个以新汰旧、承上启下的时刻,国家需要崭新的开始。”
确实,过去的一年,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太多。
立国之战、征倭之战,刚刚胜利结束。
大江、大河的历史性水灾,也飞速得到了控制。
这个国家洗脱了过去一年的战争和灾害,天下确实需要一个崭新的开始。
“而这个开始,只能由陛下你来亲自宣布。重要性不言而喻。
“万民都在翘首以盼聆听圣训,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细节。”
杨太后柔声劝告道。
她知道好大儿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实用主义、不注重形式。让他动员开战可以,但一起包饺子就不会了。
然而,国家有时候也是需要仪式感的。
“哦。”
李明觉得杨后说得有道理,这才安静下来,乖乖噘嘴让姐姐们抹口红。
然后,梳妆间的门开了。
在李明一辈子中最社死的时刻,最让他社死的人出现在了门口。
“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要磨蹭到什么时……哦豁?”
李世民恰到时机地出现在了门口,看着好大儿正噘着嘴被阿姐涂口红。
李明也看着他,以及他身边的左右护法——
大哥李承乾和老九李治
很好,死得够透彻。
“走了走了,别打扰皇帝。”
李世民赶忙拉着两位皇兄离开。
“发生了什么呀父皇,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看见呀~”李治很有求生欲地大声自言自语。
李承乾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小老弟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有品位……女装前辈似乎是这么说的。
不是啊,是为了补充气色,彰显我大国气象啊,你们听我说……李明在心里呐喊着。
但他偏偏一句话也说不出。
“嘴唇别乱动,你也不希望抹到鼻子上吧。”李令还在那儿指挥着。
…………
“我不是女装,是因为我太操劳了,所以才需要用胭脂补充一点血色。
“看,看我的眼睛!我现在一点也不奇怪!”
终于,漫长的酷刑结束了。在前往太庙的马车上,李明喋喋不休地向阿爷李世民解释着。
“嗯嗯,是的,我们的神皇陛下今天真是威风无比呢。”李世民应和着。
沉默。
“你要和承乾和李治解释清楚哦!”
“嗯嗯,是的。”
又是沉默。
马车里,新老两位皇帝面对面坐着,相顾无言。
理论上,天子车驾只能天子一个人坐,其他人都不行,包括太上皇。
如果皇帝和太上皇拼好车的事儿传出去,我大明就要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了,老外还以为我大明乘不起车呢。
必须一人一辆。
是李明陛下力排众议,才让双日凌空得以实现。
车子里,李明十分端正地挺直后背。
他穿着几年用不上一次的全套衮冕,脑袋一动不动,老老实实的。
不是因为他要保持威严。
而是因为这十二旒冕戴着真不方便。
不但重,稍稍动作大一些那帘子似的旒还会晃啊晃的。
让他不得不梗着脖子端着。
“我以前以为,当了皇帝便是天大地大我最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明无奈地苦笑,打破了沉默。
“没曾想,皇帝才是全天下最受桎梏的那个。
“虽然没有明文的条条框框,但却被无形的规矩束缚着,一举一动都得考虑后果,连和自己父母共乘一车都不得自由。”
老父亲李世民双眼闪动:
“深有同感,仿佛我等天子就像是巨人,手随便一扫便可让城倒屋塌,不得不小心。”
唉……两位同行交流着干“皇帝”这行的艰辛,不约而同地叹出一口气。
“不过没想到你居然还曾有如此天真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是天生神力呢。”李世民半开玩笑半挖苦地问道。
因为那时候我真的还小,还在吹空调看电视呢,哪像现在,就像放过期的牛奶,表面看着纯白,里面一肚子坏水……
李明在心里嘀咕着,并没有回答父亲。
“咳咳,话说回来。”